煤矸石發電是擴大煤矸石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
時間:2006-10-25 14:15:00來源:wangsl
導語:?煤矸石電廠是指利用煤炭開采及洗選加工過程中外排的固體廢物等作為燃料的發電廠。
煤矸石電廠是指利用煤炭開采及洗選加工過程中外排的固體廢物等作為燃料的發電廠。目 前,全國煤礦已建成運行的煤矸石發電廠有128個,總裝機容量約200萬kW,正在建設的達 30萬kW。發展煤矸石電廠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環境保護、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和利用以及煤炭行業、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
1 煤矸石排放的基本情況
煤矸石是指煤炭開采、洗選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也是可利用的資源,具有雙 重性。從煤炭開采來看,我國每年生產1億t煤炭,排放矸石1400萬t左右;從煤炭洗選加 工來看,每洗選1億t煉焦煤排放矸石量2000萬t,每洗1億t動力煤,排放矸石量1500萬t。 去年,全國各類煤礦生產煤炭1045億t,洗煤385億t,排放矸石量19~20億t。因而, 全國國有煤礦現有矸石山1500余座,堆積量30億t以上(占我國工業固體廢物排放總量的40% 以上),占用土地300~400公頃。 煤矸石的大量堆放,不僅壓占土地,影響生態環境,矸石淋溶水將污染周圍土壤和地下 水,而且煤矸石中含有一定的可燃物,在適宜的條件下發生自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碳氧化物和煙塵等有害氣體污染大氣環境,影響礦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如遼寧本溪礦區曾 發生過因矸石自燃造成人員中毒死亡的事故。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隨著國家環保執法力度的不斷加大,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 的提高,解決煤矸石污染環境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煤矸石發電是充分利用煤矸石的有效熱 成分,變廢為寶,解決污染的有效途徑。 2 煤矸石發電的益處多
一是改善礦區環境。我國每年矸石發電消耗矸石量約1400萬t,占矸石綜合利用量的30%左 右,減少因堆積煤矸石占地2000余畝,而且,電廠灰渣制磚,減少了黃土用量,保護耕地,改 善了礦區環境。
二是節省大量能源。據測算,去年,全國產煤1045億t,洗選加工煤炭386億t,排矸中 的煤炭和煤泥量,折合標煤約4000萬t,以發電用煤400g/kWh計算,可以發電100億kWh,收 入30億元。
三是社會效益可觀。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煤矸石電廠發電約120億kWh,占礦區用電量的30 %,平均每度電盈利338分,全國電廠盈利40億元以上。如:山東兗州局6個矸石電廠,裝 機 達111萬kW,2000年發電47億kWh,上交利潤4412萬元;山西汾西礦務局2個矸石電廠,裝 機 36萬kW,去年盈利2800萬元。而且,煤礦發電與購電相比,全國購電的綜合電價為03~ 0 4元/kWh,煤礦矸石電廠的供電成本為015~025元/kWh,價差為015元/kWh。去年, 全國國有 煤礦年用電量300億kWh以上,僅購電一項,煤炭企業就多支出45億元以上。從社會效益來看 ,去年, 國內生產總值電耗為1474kWh/萬元,而煤矸石電廠發電新增的生產總值可達800億元以上, 已安置了待崗人員4~5萬人。
四是促進了煤炭行業的結構調整。煤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和主要能源工業,由于受長 期計劃經濟的影響,產業結構矛盾突出,且供過于求,經濟效益不好。煤矸石發電由于有較 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也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是煤炭行業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的有效 途徑之一。
3 煤矸石發電的可行性
煤矸石發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鍋爐燃燒技術、環境保護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進入21世紀后,大力發展煤矸石電廠更是一舉數得的好事。
一是適用于煤矸石電廠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燒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作為煤矸石電廠的核心 設備的流化床鍋爐的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電廠的生產運行情況和企業經濟效益。早期 建設的煤矸石電廠基本以鼓泡型流化床鍋爐為主,這種鍋爐熱效率低,不利于消煙脫硫。90 年代以來,循環流化床鍋爐逐步取代了鼓泡型流化床鍋爐,成為矸石電廠的首選鍋爐,逐 步從35t/h發展到70t/h,合資生產的已達到240t/h,熱效率提高5%~15%。以往 由于矸石發熱量低、灰分高、硬度大,鍋爐磨損嚴重,經常造成鍋爐停機檢修,影響電廠運 行。現在由于采取了防磨措施,循環流化床鍋爐連續運行小時普遍超過2000h。
二是消煙除塵等環境保護技術已能滿足國家環保要求。煤矸石電廠除塵脫硫問題是廣泛關注 的問題,關系到矸石電廠生存的大事。目前,煤矸石電廠選用除塵器的類型主要是水磨除塵 器、多管旋風除塵器、靜電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其中靜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效率最高, 使用這兩種除塵器均能滿足環保要求。對于脫硫,由于矸石電廠采用的循環流化床鍋爐 的工況較容易實現在爐內燃燒過程中脫硫,一般在鈣硫比為15~20時,脫 硫率達85%~90%,可以滿足環保要求。
〖HS2〗〖HT5H〗〖STFZ〗4〓制約煤矸石電廠發展的突出問題〖HT〗〖ST〗 十多年來,我國煤矸石發電事業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制約煤 矸石電廠發展的因素較多,突出表現在:
一是電網關系難以協調。并網運行一直是煤矸石電廠建成后最先面臨的難題,難就難在并 網發電難、收費項目多、政策不落實等方面。新建一個矸石電廠或擴建一臺機組都得經過電 業部門長時審批,又要上繳名目繁多的費用,還要違背國家政策要求,參加電網調峰,影響 了煤矸石電廠的正常運行和經濟效益。
二是建設資金嚴重不足。近年來,各商業銀行對煤矸石電廠從重點扶持逐步轉向到嚴格控 制,不但對電廠進行多次評估,還要求企業有不少于30%的自有資金做為資本金,否則不同 意貸款,因而,許多地方出現了辦不成電廠或辦成了也負債較高的問題。目前,絕大多數煤 矸石電廠資產負債率均在90%以上。
三是企業稅費負擔偏重。80年代,國務院先后下文對煤矸石電廠免征發供電環節的工商 稅和綜合利用項目的產品稅。而自產品稅改為增值稅后,煤矸石發電就不能享受減免增值稅 待遇,企業經濟負擔有所加重。
四是企業經營體制落后。目前,大多數煤矸石電廠不是獨立的核算單位,是隸屬于礦務局 (礦)的二級單位或生產車間。這種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既不能發揮煤矸石電廠的積極性, 又不能按貸款合同還本付息,嚴重地影響了煤礦辦電的信譽。
五是部分電廠環境污染嚴重。煤矸石的主要特點是灰份高,發熱量低,灰分一般在40%~ 70%,對于洗矸,硫分也比原煤高。煤矸石燃燒產生大量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如不采取措施 將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要求,煤矸石電廠若不能達標排放 ,有可能被環保部門關停,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對于較早建成的矸石電廠應盡快建設高效 除塵設施,燃用含硫高的矸石電廠要抓緊建設脫硫設施,做到符合國家環保要求。 5 煤矸石電廠持續穩定發展所需的政策建議
《煤炭工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規劃》中強調,要“積極發展中煤、煤泥和煤矸石電廠, 加強煤礦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到2005年全行業煤矸石(煤泥)年利用率達到當年排放量的 80%(8000萬t左右) ”,主要措施是利用煤矸石發電。到2005年,全國煤矸石電廠的裝機容 量 要達到400萬kW,年利用煤矸石2400萬t。要使煤矸石電廠得到較好地發展,離不開國家政 策的大力支持,進入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后,煤矸石電廠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更需要國家和 有關部門的政策調控。
一是減免增值稅。1984年國務院批準了四部委關于發展煤矸石發電問題的報告,規定可以免 除發、供電環節的工商稅;1985年國家規定免征綜合利用項目產品稅。但自稅制改革以來, 改產品稅為增值稅,煤矸石發電再沒能享受 減免稅的待遇,電廠負擔較重。
二是改制煤矸石電廠。煤矸石電廠要持續穩定發展,必須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制,組建獨 立核算的法人實體,由法人實體對建設項目的籌劃、籌資、建設、生產經營、還款付息及資 產的保值增值實行全過程負責,建立投資風險機制,與礦務局形成母子公司關系,只有這樣 才能做到少投入、多產出,提高煤矸石電廠的自我發展能力。
三是建立資本金制度。現各大銀行要求新建項目貸款額度不能超過投資概算的70%,另外30% 必須由企業自籌,即企業必須注入資本金。發展煤矸石電廠,建立資本金制度勢在必行。 四是完善礦區電網。在計劃經濟時期,煤礦建設的110kV以上的變電所與線路均無償交給電 力部門運營管理,因部分礦區內部電網沒有自成體系,煤矸石電廠與地區電網“低價進,高 價出”的不合理并網沒有打破,自發自用無法實現。國家應出臺政策允許各礦區在建設煤矸 石電廠的同時建設、完善礦區內部電網,使矸石電廠既能發電又能送電、售電,形成一個完 整的電力生產、供應、銷售系統。
轉自:中國煤炭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