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變頻器市場的現狀
時間:2007-06-06 17:14:00來源:hanjuan
導語:?變頻器自20世紀60年代問世,到20世紀80年代在主要工業化國家已廣泛使用。
變頻器自20世紀60年代問世,到20世紀80年代在主要工業化國家已廣泛使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加強,變頻器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變頻器產品也從以大功率雙極晶體管(GTR)為主的時代發展為以絕緣柵晶體管(IGBT)為主的時代。國際知名的“ARC機構”研究統計1998年世界交流電動機實施調速控制的傳動產品的銷售額為48.5億美元,其中北美占21%,日本占27%,日本之外的亞洲占12%,歐洲、中東及非洲占39%,拉丁美洲占1%。1999年,國際大功率交流調速裝置的銷售額為24億美元。
目前,我國電機的總裝機容量已達4億kW,年耗電量占全國用電量的近60%,但我國電機驅動系統的能源利用率卻非常低,基本上要比國外平均水平低20%,70%的電機只相當于國際20世紀50年代的技術水平,電機驅動系統能效比國外低20%左右,節能潛力巨大。
五彩繽紛的變頻器市場相對于工業化國家來說,我國變頻器行業起步比較晚,到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企業才開始認識變頻器的作用,并開始嘗試使用,國外的變頻器產品正式涌進中國的市場。最先進入中國變頻器市場的是日本廠家,1986年我國傳統電機廠開始引進日本的變頻設計和制造技術,1988年日本三墾公司的第一臺低壓變頻器進入中國,較早進入的還有東芝、三菱等。
此時進入國內的變頻器多為以大功率晶體管為逆變元件的產品,屬于變頻器的第二代產品。隨后進入中國的有日本的其他廠家以及其他國家的一些廠家,如日本的富士、日立,德國的西門子、德國的倫茨(Lenze)、法國的施耐德,芬蘭的ABB,丹麥的丹佛斯,日本的安川,明電舍、春日等等;近3-4年內又有英國的歐陸、CT;德國的科比(KEB);芬蘭的威肯(Vacon);日本的松下、歐姆龍;美國的A-B、通用(GE)和摩托托尼;韓國的三星、LG;意大利的安塞爾多(ANSALDO)和西威(SIEI)。南京康泰公司代理的安薩爾多(SVTL)等國外變頻器大量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國外品牌廠家也在千方百計地尋求本地化生產,擴大其銷售,先后西門子在天津、富士在江蘇的無錫、三肯在江蘇的江陰設廠、ABB在北京、東芝在遼寧的遼陽、安川在上海、艾默生在廣東的深圳、施耐德在蘇州、三菱在大連、等公司獨資或合資已在中國建廠生產部分系列品牌變頻器。
隨著國內企業對變頻器認識的深入和大量外國產品的入境,我國變頻器市場得以快速啟動。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變頻器年銷售量僅為數千萬元,幾乎都是國外品牌,經過十余年的推廣和使用,變頻器已得到廣大企業用戶的認可,20世紀90年代,變頻器才得以大規模進人中國,在空調、電梯、冶金、機械、電子、石化、造紙、紡織等行業有十分廣闊的應用空間。據北京康斯公司1999年的調查結果,1998年我國變頻器銷售量達到28.8億元,年增長率為15%左右。業內人士估計2001年我國電機系統變頻器行業產值約有40億元。2002年將超過50億元。而“ARC機構”預測中國交流調速裝置的市場為10億美元,其中,中、大功率產品的市場為2億美元,并預測將以每年15%~20%年增長率發展。
我國變頻器總的潛在市場應為1200~1800億元,其中常壓變頻器約占市場份額的60%左右,中、高壓變頻器需求數量相對比較少,但由于單臺變頻器功率大、售價高,應占市場的40%左右。
變頻器作為一種新興的高技術產品,從一開始國外品牌就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就在國外變頻器產品占據我國變頻器市場的同時,國內變頻器的研制和生產也在艱難中向前發展。到96年,我國的變頻器生產廠家已超過50家。1996年底到97年初,國家四部委對全國所有的變頻器生產廠家進行調研,最后推薦了29個廠家生產的33種規格的變頻器(引進國外2家,北京5家,江蘇7家,山東3家,天津2家,及江西、廣東、江蘇的耐特、康豪、山東的惠豐、陜西西普、成都佳靈、北京比萊恩等)。近幾年,上述的一些廠家有的發展了,有的轉產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較具規模的變頻器生產廠家,如深圳的華為,成都佳靈,煙臺的惠豐;近幾年國內企業在產品開發方面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還沒能真正改變國外品牌占支配地位的格局。目前國內變頻器市場銷售大約為每年500-800萬kW,90%的市場份額由美日歐廠商的產品所占領,國產變頻器占很小的市場份額;產品主要來自日本的廠家如三菱、富士、東芝、安川、日立和松下等,歐洲的西門子、ABB、施耐德等也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活躍在我國變頻器的品牌大約有90多個(其中國產品牌占到70%左右)。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