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5-25 20:57:38來源:liufb
摘要:作為人機交流的切入點、接觸點,人機界面是產品與使用者溝通的“語言”,其設計的好壞影響到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本研究從話語分析的角度對人機界面的功能性、情感性、環境性進行解析,探討人機界面這種語言的架構、潤飾和語境,從而使設計師更好地把握人機界面設計規則。
關鍵詞:人機界面;話語分析;功能;情感;環境
0 引言
在人機互動的過程中,使用者通過產品的顯示與操控界面,與產品進行互動溝通與信息轉換,從而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人機界面是廣義上的人機界面,而不僅僅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人機界面。它是人工物的內部環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質和組織)和外部環境(人工物的工作或使用環境)的接合[1],分為功能性設計界面、情感性設計界面、環境性設計界面三類,如圖1所示。功能性設計界面即接受物的功能信息,操縱與控制物同時也包括與生產的接口,即材料運用、科學技術的應用等等。這一界面反映著設計與人造物的協調作用。情感性設計界面即物要傳遞感受給人,取得與人的感情共鳴。這一界面反映著設計與人的關系環境性設計界面即外部環境因素對人的信息傳遞任何一件或一個產品或平面視覺傳達作品或室內外環境作品都不能脫離環境而存在,環境的物理條件與精神氛圍是不可忽缺的界面因素。可見,界面設計是結合了人的心理模式、文化、民族、科學技術等多重結構的信息表達和追求人機對話的一個產物是信息的載體。如何組織和設計人機界面中的這些信息,讓信息的最終歸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易于理解并正確操作,是界面設計的核心,也是界面設計的根本所在。由于人機界面是人機交互的載體,其應是“對話,而非獨白”,具有一定的話語特性。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人機界面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向使用者傳遞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把話語分析的方法引入人機界面設計的功能性、情感性、環境性研究中,解讀人機界面的話語功能架構、情感潤飾和語境,將有助于設計師更好地理解與把握人機界面設計規則。
1 話語分析與人機界面話語
話語分析指的是自然發生的連貫的口頭或書面話語的語言分析,它關注話語之間的聯系,揭示話語深層結構的語用意義和功能。通過對話語的宏觀和微觀研究揭示話語潛在的底蘊,發現話語的意義,并側重于研究言語的功能和話語的性質、人們怎樣使用語言來達到交往目的以及語言使用的其他各個方面的問題。 對于言語的功能類型,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劃分。這里更傾向于澳大利亞語言學家韓禮德(M.A.K.Halliday.)的說法,他在《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1978)一書中把語言的功能概括為三種[2]:
(1)達意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這種功能由兩部分組成:①經驗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即語言對講話者的親身經歷和內心活動的表達功能。②邏輯功能,即對親身經歷中所取得的抽象的邏輯關系的表達功能。
(2)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即語言對講話者和受話者如何建立和維持一定的社會關系的表達功能。
(3)組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即使語言既上下連貫又符合語境需要的功能。
人機界面話語,是比形式語句更大的語言單位,是在人機交互活動過程中的互動語言。人機界面話語應用人們熟知的、大眾化的、通俗易懂的形式語言為溝通媒介,以凝練象征的視覺符號、聽覺信號等語言傳達界面信息,使人與機順利交流與溝通,以此實現機的功能,同時通過人機界面展現企業形象,可以見得,人機界面與話語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2 人機界面話語的功能架構
2.1 人機界面話語的認知性
人機界面與使用者的關聯在于交互活動、傳達信息,從而實現產品的功能,并讓使用者從操作的體驗中體會到愉悅。產品的功能是第一性的,是人機界面設計中首要解決的課題,也是人機界面話語主體架構的關注重點。我們都知道設計是一種將抽象的設計理念轉換成具體產品實體的過程,設計師依據其對產品的結構、材料、制造及使用狀態的認識,將心中的產品形象予以具體化,賦予美學價值。而使用者通過系統(產品)表象這一渠道,即通過系統的外觀、操作方法、對操作動作的反應,以及用戶手冊來建立思維模型,如圖2所示。由于機器的使用者與設計者不在同一個時空里,無法進行直接交流,所以我們說,人機界面設計的實質是實現產品使用者與產品設計者之間的人與人的適時“在場”交流。較之與設計者面對面交流,如果系統表象不能清晰、準確地反映出設計模型,用戶在使用這一“閱讀”活動過程中容易建立錯誤的思維模型[3]。因此,設計每一個產品時,設計師首先應當建立起用戶模型,包含用戶對產品的操作使用經驗知識以及操作邏輯思想,以消除設計模型和用戶模型之間的鴻溝,盡量避免用戶的挫敗感和失落感,以免用戶對產品產生不良或抗拒的感覺。
人的感覺和判斷能力有著國際性的、客觀性的特征,產品中存在著共同性因素,它使全人類能做出同樣的反應。要使人機界面符合使用者的心智模式,就應了解用戶的一般認知規律。例如,在了解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情況下,界面設計應盡量避免同時對注意力過多競爭的設計,否則會超出認知處理器的處理能力,從而導致人體機器的失靈和故障。在設計時,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信息,接下來確切地知道用戶需要什么信息,只有用戶想獲得的信息與你想推出的目標信息一致,才能讓用戶更快地注意到你的信息。另外,信息的顯示應當盡量簡潔醒目,便于識別和執行;避免在界面上安排過多的信息,信息量過載會分散用戶的注意力,使用戶感覺混亂而影響使用,有時還會引起緊張。同時,地域、文化、性格、教育等都會影響到人的認知模式,設計師也應對此有所了解,從而設計開發出面向目標市場的產品來。
2.2 人機界面話語的傳達性
在理解用戶的認知后,就需利用產品語義學的內容來表達人機界面話語的功能,讓人機界面本身成為“自明之物”。由于語義具有多元性,要以貼切的語言與使用者溝通,關鍵就在于界面設計所使用的元素與所表達的含義邏輯關系要縝密、嚴謹。通過對符號學的研究,解決界面設計中圖形符號的信息識別和傳達,帶給人們方便和享受。在產品語義傳達中,如果沒有意識到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和期望值,那么,有效的語義傳達將無法實現,造成人們認知上的障礙和困難。在界面設計時應提供以下五種語義表達[4]:形狀含義,方向、相互位置含義,狀態含義,比較判斷含義,提示操作含義。通過人們已經熟知的形狀、顏色、材料、位置的組合來表示操作,并使它的操作過程符合人的行動特點,同時提供操作反饋,使用戶對產品的任何信息都能動地認識與把握。當然,如果純粹從功能性角度著手來設計產品,則會使這種產品的多種特征性(如民族性、純粹性)因素中性化而失去產品的個性特點。
2.3 人機界面話語的安全性
人與人交往時,友好的、無攻擊性的語言是成功的一半。要最有利的發揮人的工作效率,減少不利條件,就必須使其造型設計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要滿足人們舒適性和宜人性的要求。因此,在人機界面設計時,同樣也需考慮到人機工程學因素。 對于一件產品是如何來評價它在人機工程學方面是否符合規范,屬于人性化的產品呢?以德國Stulgart設計中心為例,在評選每年優良產品時,人機工程上所設定的標準為[5]:(1)產品與人體的尺寸、形狀及用力是否配合;(2)產品是否順手和好使用;(3)是否防止了使用人操作時意外傷害和錯用時產生的 危險;(4)各操作單元是否實用;(5)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義毫無疑問的被辨認;(6)產品是否易于清洗、保養及修理。在設計時,只有重視人的因素,量體裁衣,讓人員操作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安全、舒適、高效、經濟等諸方面才能得到保障。
3 人機界面話語的情感潤飾
從語用學角度看,人類交際過程中不僅僅靠語言手段,還要有交際能力。人機界面是人認知產品的“切入點”,也是人操作、使用產品的“接觸點”。它是企業的形象代表之一,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要達到其功能,人機界面需具有以下特點:
3.1 人機界面話語的審美性
中國的傳統文化偏愛溫柔敦厚,美國的牛仔文化偏愛粗獷、豪爽,于是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語言審美觀。信息時代,設計已經超越了形式與功能的關系,利用設計改善溝通人與機的界面,消除界面的障礙,在產品實用、認知的基礎上產生心理功能或精神功能。一個現代產品在開發完成了該產品的核心技術開發的基礎上,應該根據該產品的市場定位、使用功能、結構形式,給產品設計一個漂亮的外觀并將各種元、器件設計到適當的位置上,形成一個完整的、美觀的、實用的、符合工業化生產的新產品。合理利用美學上的形式美法則,通過對界面的材料、結構、功能、形態、色彩等的設計,滿足人們感覺上的愉悅性。對稱、均衡、節奏、韻律等形式美法則似乎都能在人機界面上找到相應的應用。如圖3所示的DMG CTX 210萬能車床,在外觀設計上主要部件為簡單的幾何體,整體造型統一完整,色彩采用沉著、樸實、純度不高的白、灰、淺綠,點綴以亮麗的色彩,單純而不單調,沉靜而不沉悶,這樣的用色溫馨、含蓄、耐看,既反映數控機床的功能特征,又可使操作者在使用中感到環境舒適,機器親切,從而精神愉快、情緒穩定地工作。
3.2 人機界面話語的風格化
美國的政論演講寓莊于諧,幽默、詼諧成分更多。中國的政論演講莊重、嚴肅,悲壯的色彩更濃。同樣的,企業的人機界面也有各自的風格。同一企業的產品具有相同的識別要素,有一套切實可行的風格導向系統,我們可以稱之為產品的DNA。產品的風格是人們對產品共性特點的認知,通過產品的人機界面體現出來,讓用戶一眼就可以識別[6]。產品識別是企業形象識別行為策略中的一支,具體的操作方法一般是在直觀層次包括形態、操作界面、色彩、材質、用戶經驗及企業文化等方面形成企業獨特的風格。產品形象的識別設計要產生效果,就必須能和品牌消費者產生共鳴,能造成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反映企業組織能夠和希望表達些什么[7]。因此策略性的品牌分析能幫助設計師了解競爭者和品牌本身包括品牌背后的企業。隨著市場產品競爭的日益加劇,設計師必須確定將風格融入到具體的設計中,其格調與色彩能適合現代的趨勢,并完美地將它們與功能性因素結合在一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直觀而邏輯化的菜單、易讀的字體、藝術的圖形、有趣的動畫、合理的功能組合等,這些元素被稱為“諾基亞設計DNA”,體現了人性化的用戶界面。
3.3 人機界面話語的情感化
情感具有三種成分:(1)主觀體驗,即個體對不同情感狀態的自我感受;(2)外部表現,即表情,在情感狀態發生時身體各部分的動作量化形式;(3)生理喚醒,即情感產生的生理反應,是一種生理的激活水平,具有不同的反應模式。唐納德·A·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將設計活動分為三種維度:“設計的三種起始要素在于‘本能的’‘行為的’以及‘反思的’”,他強調,本能設計關注外形;行為設計與使用的樂趣和效率有關,而反思設計則需要考慮產品的合理化和理智化[8]。書中所謂的“反思設計”即為人的某種感情,在對產品接觸和使用的過程中被喚醒,并向外延展。這種感情的信息傳達存在著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這一界面反映著設計與人的關系。這里,筆者所指的情感化人機界面有別于智能化人機界面。智能化人機界面能理解用戶的情緒和意圖,對不同用戶、不同環境、不同任務給予不同反饋和支持,是人機交互研究中的新熱點。而筆者的情感化人機界面是重視其可用性,重視其與使用環境是否和諧,與用戶建立長久的感情紐帶。如果我們的設計不能給我們帶來樂趣和快樂,興奮與喜悅,自豪與反叛,焦慮和生氣,害怕和憤怒等多樣性的情感,我們的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無意義的。一件作品不僅僅是二維或三維的立體,更是情感與思維認識的演變。產品界面的情感化設計可以用創新的外形、大膽的色彩、適宜的材料、產品語意等來體現。另外還可以給產品起一個人性化的名字,予產品情趣化,給讓人浮想聯翩。
4 人機界面話語的語境
語境是推斷話語含義的關鍵因素,話語用于比較特殊的語境時,會被賦予特定的言外之意。任何產品或平面視覺傳達作品或室內外環境作品都不能脫離環境而存在,壞境的物理條件與精神氛圍是不可忽缺的界面因素。環境的物理條件對人機系統的工作效能有很大影響,人機系統對環境也有具體要求。設計者應該考慮到什么作業環境有助于建立人機系統的和諧關系,考慮在某種特殊環境中,需要什么樣的裝置保證操作者的安全、健康和高效工作等等。就機而言,勿庸置疑,很多機器對環境有要求,如不能高溫,不能潮濕,不能有粉塵,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機器的壽命,影響其功能的發揮。同時,在人機界面設計中,設計師不再僅僅單純地詮釋人機之間的信息轉換,而是把自我置身于人機界面的客體情境中并親自感受這個過程,構筑起使用者的心理空問和想象空間,形成以人機界面為輻射源的語場環境。例如,一般在戶外工作的機電產品,應強化產品的色彩與不同外部環境背景的色彩對比,使其更加引人注目,達到警示效果,減少事故的發生。如建筑、農業、運輸、工程機械、航天機械等,宜選用艷麗、明亮的高明度、高純度等色彩,像:橙色的挖掘機,如圖4所示,黃色的推土機、紅色的消防車、銀白或銀灰的飛機等等。要更好地使界面設計活動超越淺層次的“感覺”及“自發的”意識,就需使其在環境中彰顯其特定價值。
5 總結
人機界面設計是一個由諸多因素組成的過程,這些因素相互影響,互為補充。將話語分析這一新興理論與人機界面相結合,可以使設計師了解話語結構,領會人機界面規則,掌握產品設計策略,把握功能、情感、環境界面的協調統一。人機界面設計要建立在正確、系統的事實和數據的基礎上,清晰、準確地傳遞信息,簡易、方便地實現功能,易被理解和感知,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只有一個易學易用、富有激情的人機界面,才能提供給用戶和諧的操作體驗,讓用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而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人機之間才能實現更好的互動。
參考文獻:
[1]赫伯特·A·西蒙.關于人為事物的科學[M].楊礫,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2]王銘玉.于鑫.功能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6-19
[3]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M].梅瓊,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96.
[4]李樂山.工業設計思想基礎[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172.
[5]李梁軍.黃朝暉.創造人性化的物質世界[J].現代設計,2002,(1):29-30.
[6]朱上上、羅仕鑒.工業設計中產品族設計DNA探討[J].裝飾,2007,(5).
[7]艾克·大衛·喬瑟米賽勒·愛里克.品牌領導[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8]唐納德·諾曼.情感化設計[M].付秋芳,程進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1-30.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