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μC/OSII是一種簡單高效、源代碼公開的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可移植性,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嵌入式處理器上;對于提高產品的質量,減少開發周期和降低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以μC/OSII為移植對象,以ARM CortexM3內核微處理器為移植目標來討論其移植過程及應用。
1 μC/OSII及ARM CortexM3簡介
實時操作系統μC/OSII是一個基于優先級的搶占式實時內核,程序可讀性強,移植性好,代碼固定,可裁剪,非常靈活。至今,從8位到64位,μC/OSII已在超過40種不同架構的微處理器上運行。μC/OSII的主要特點有:是優先級可剝奪的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可處理和調度56個用戶任務,任務的優先級可以動態調整;提供任務間通信、同步使用的信號量、郵箱和消息隊列;具有良好的可裁剪性,可盡量減小系統的ROM和RAM大小。
ARM是目前嵌入式領域應用最廣泛的RISC微處理器結構,它以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等優點占據了嵌入式系統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當前ARM系列的處理器有ARM7、ARM9、ARM9E、ARM10、ARM11等多個產品。CortexM3內核是 ARM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一款高性能處理器內核,是ARM新型 V7指令集結構系列的微控制器版本,可用于企業應用、汽車系統、家庭網絡和無線技術等領域。其主要特點是:
① 功耗低;
② 內核的門數少,具有優異的性價比;
③ 中斷延時短;
④ 調試成本低;
⑤ 具有嵌套向量中斷控制器(NVIC),與處理器內核緊密結合實現低延遲的中斷處理;
⑥ 具有可裁減的存儲器保護單元(MPU),用于對存儲器進行保護。
2 移植μC/OSII
Luminary Micro公司的LM3S系列微控制器包含運行在 50 MHz頻率下的ARM CortexM3 MCU內核、嵌入式Flash和SRAM、1個低壓降的穩壓器、集成的掉電復位和上電復位功能、模擬比較器、10位ADC、SSI、GPIO、看門狗和通用定時器、UART、I2C、運動控制PWM以及正交編碼器(quadrature encoder)輸入,非常適合樓宇和家庭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和控制、工控電源設備、步進電機、有刷和無刷DC馬達、AC感應電動機等方面的應用。
本移植在如下環境中完成:編譯工具采用IAR FOR ARM,目標板采用周立功公司的LM3S8962微控制器EasyARM8962開發板。主機通過LMLINK JTAG連接目標板以建立交叉開發調試環境。
移植過程中,μC/OSII的核心源代碼不用修改,可以直接放在μC/OSII Source文件夾中。μC/OSII\\Ports目錄存放μC/OSII基于LM3S單片機的移植代碼,包括OS_CPU_C.C、OS_CPU_A.ASM、OS_CPU.H三個必要的文件。Target目錄中的Startup.S文件是單片機的啟動代碼和中斷向量表,Target.C和Target.H提供單片機初始化函數TargetInit()和其他簡單的外設控制API函數。層次結構如圖1所示。
[img=339,387]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1.gif[/img]
圖1 層次結構
將μC/OSII移植到ARM處理器上需要修改3個與ARM體系結構相關的文件: OS_CPU.H、OS_CPU_A.ASM、OS_CPU_C.C。下面分別介紹這3個文件的移植工作。
(1) OS_CPU.H文件
包含μC/OSII所需要的常量、宏和自定義類型等。
① OS_CPU.H定義的數據類型。在這次移植中μC/OSII重新定義了數據類型,如下所示:
[img=207,210]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2.jpg[/img]
② 修改與ARM處理器相關的內容。不同處理器的堆棧增長方向是不一樣的,ARM CortexM3的堆棧是從高地址往低地址增長的,OS_STK_GROWTH設為1,程序如下:
#defineOS_STK_GROWTH1
(2) OS_CPU_C.C文件
在OS_CPU_C.C定義的C函數中,OSTaskStkInit()函數與CPU相關,所以移植代碼需要修改該函數。其程序如下(初始化任務時調用此函數初始化任務使用的堆棧):
[img=525,422]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3.jpg[/img]
(3) OS_CPU_A.ASM文件
μC/OSII的移植需要編寫5個簡單的匯編語言函數。
① OS_ENTER _CRITICAL( ): 關閉中斷源。
② OS_EXIT_CRITICAL( ): 重開中斷源。
③ OSStartHighRdy( ): 運行當前優先級最高的任務。
④ OSCtxSw( ): 一個任務放棄CPU使用權時調用。
⑤ OSIntCtxSw(): 在退出中斷服務函數OSIntExit()中被調用,實現中斷級任務切換。
因為LM3S單片機目前只支持8位中斷優先級中的高3位,所以這里把1左移5位即是00100000B,其宏定義為OS_CRITICAL_INT_PRIOEQU(1<<5)。
ARM CortexM3使用OSPendSV( )函數快捷地進行上下文切換。OSPendSV( )的C語言表述程序如下:
[img=283,228]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4.jpg[/img]
完成上述工作后,只要再根據目標板的實際情況編寫Target目錄中的3個文件,μC/OSII就可以運行在LM3S8962單片機上了。
3 實際應用
移植工作完成后,編寫了一段程序,可以進行CAN通信,按鍵控制LED燈,通過RS232串口與主機相連實現對SD卡的讀寫等操作。下面是程序的部分代碼:
[img=412,155]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5.jpg[/img]
在Main.H中定義任務優先級為:
[img=181,90]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6.jpg[/img]
其中創建任務的任務代碼為:
[img=580,408]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7.jpg[/img]
SDExample為方便觀察SD卡操作任務編寫的GUI界面,選好與程序對應的串口波特率,連接好硬件。從圖2可以看到,對SD卡可以進行成功操作。
[img=313,216]http://cms.cn50hz.com/files/RemoteFiles/20081225/736639008.gif[/img]
圖2 SD卡操作任務編寫的GUI界面
[b]結語
[/b] μC/OSII作為一個優秀的實時操作系統,已經被移植到各種體系結構的微處理器上。本設計實現了其在LM3S8962上的成功移植,并通過一個實例驗證了移植的正確性。本次移植只是做了一些基礎性工作,在此基礎上還可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充分利用LM3S系列單片機的性能和μC/OSII的特點,在檢測與維修領域發揮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 Labrosse Jean J.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OSII[M]. 邵貝貝,等譯.第2版.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2] 趙寧,陳明,何鵬舉.嵌入式操作系統μC/OSII在ARM上的移植與應用[J].計算機技術與應用,2004(4):2931.
[3] 周立功,等.CortexM3開發指南——基于LM3S8000,2007.
[4] 周立功.ARM微控制器基礎與實戰[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tr][/tr][td]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