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21 13:20:58來源:21ic電子網
并聯型電源開關電源是一種高效的電源轉換設備,其核心在于使用高頻開關調節器將輸入的直流電壓轉換成所需的輸出電壓。這種電源設計廣泛應用在電腦、電信設備、工業控制系統及其他電子設備中,因為它們能夠提供穩定的輸出電壓,并且具有高效率、小尺寸和輕重量的特點。
基本原理
220V的交流電經過整流和C1電容濾波/ >電容濾波后,在C1上形成了300V的直流電壓。當高電平脈沖信號加到開關管VT的基極時,VT進入飽和導通狀態,此時300V直流電壓通過VT和L1形成的回路流向地線,電感L1因電流通過而產生一個反向電動勢(上正下負),同時在L1中儲存能量。隨后,當低電平脈沖信號送達VT的基極時,VT截止,L1中沒有電流流過,立即產生一個相反的電動勢(上負下正),這促使續流二極管VD1導通。這時,L1中儲存的能量開始釋放,并通過VD1對電容C2充電,形成上負下正的電壓U0于C2上,這個電壓為負載RL提供電力。
并聯型開關電源的穩壓過程是通過負反饋機制實現的。以下是其主要步驟:
采樣與比較:首先,通過采樣電路對輸出電壓進行實時監測,然后將采樣到的電壓與內部參考電壓進行比較。參考電壓非常穩定,作為輸出電壓應當達到的標準。
誤差放大:比較結果會產生一個誤差信號,這個信號反映了輸出電壓與理想值之間的偏差。誤差信號會被送至誤差放大器進行放大,生成一個用于調節開關管占空比的控制信號。
調制與控制:控制電路接收到放大后的誤差信號后,調整開關管的占空比,即調節開關管導通與關閉的時間比例。如果輸出電壓低于設定值,增加占空比使開關管導通時間延長,允許更多能量傳遞到次級線圈;反之,如果輸出電壓高于設定值,減少占空比使開關管導通時間縮短,傳遞的能量減少。
反饋與穩定:經過調整后的脈沖信號驅動開關管,通過變壓器和整流濾波環節后,輸出電壓被修正并趨于穩定。整個過程中,負反饋確保了輸出電壓始終圍繞設定值小幅波動,達到了穩壓的目的。
多路輸出穩壓:在并聯型開關電源中,若有多個輸出電壓,每個輸出都有其獨立的控制回路。這樣即使某個輸出端負載發生變化,也不會影響其他輸出端的穩定性。
高頻開關電源與交流開關電源的區別有哪些?高頻開關電源與交流開關電源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電源,它們在工作原理、應用領域和優缺點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下面將詳細介紹這兩種電源的區別。
首先,高頻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頻開關管進行開關動作來實現電源的工作,而交流開關電源則是通過交流電源進行直流轉換。高頻開關電源一般采用固態開關元件(如
MOSFET
IGBT
等)進行開關動作,可以實現高頻的開關操作,輸出穩定的直流電壓。而交流開關電源則通過交流電壓輸入,通過整流、濾波、調整等工藝,得到所需的直流電壓輸出。
其次,高頻開關電源主要應用于電子產品中,例如計算機、手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和通信設備等,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穩定的直流電源供電。而交流開關電源則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如變頻器、工控機、UPS電源等,以及家庭電器的電源適配器等。交流開關電源主要用于將市電進行直流轉換,可適用于各種不同的負載需求。
另外,高頻開關電源與交流開關電源在效率方面也存在差異。高頻開關電源的工作頻率較高,相比于交流開關電源而言,具有更高的效率。因為高頻開關電源的開關操作速度快,能夠實現更快速的電源轉換,從而減少了能量的損耗。而交流開關電源的工作頻率較低,因此產生的能量損耗相對較高。
此外,高頻開關電源與交流開關電源在體積和重量上也有所不同。高頻開關電源通常采用小型化的設計,具有較小的體積、較輕的重量,方便攜帶和安裝。而交流開關電源則由于需要進行較多的組件連接和線路設計,體積較大,重量也較重。這使得交流開關電源在一些場合下不太適用于空間有限和重量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
最后,高頻開關電源與交流開關電源在可靠性和成本上也有所區別。高頻開關電源由于采用了先進的固態開關元件和控制技術,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且容易實現自動控制和保護功能。而交流開關電源則相對較為簡單,容易實現和維護,但可靠性相對較低。此外,高頻開關電源的制造和工藝要求較高,因此成本通常較高,而交流開關電源則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高頻開關電源與交流開關電源在工作原理、應用領域、效率、體積和重量、可靠性以及成本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了解這些區別能夠幫助我們選擇適合的電源類型,并合理應用于不同的場景中,以滿足電源供電的需求。
上一篇:一文帶你了解電容器
下一篇:開關電源紋波與負載的關系是...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0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