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一種用于短線和超短線上反應短路故障的新型全線速動保護,它借助光纖作為通道,按移頻鍵控制式工作(FSK)。保護方案是基于方向判別的超范圍允許傳送跳閘方式(POTI"),為適應一側無電源或弱電源饋電要求,該微機型保護裝置還設置了轉發跳頻和弱饋跳閘電路。
關鍵詞:縱聯保護;光纖通道;繼電器
0 引言
隨著電力負荷的不斷增長,電網結構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短引線路和超短線路相繼出現,特別是工礦企業內部的供電網絡,幾百米長的供電配電線已屢見不鮮,這些線路供電的負荷性質往往又十分重要,采用階梯式多段保護方式已不能滿足安全、可靠連續供電的要求。為在事故情況下保證主要廠站母線殘壓不致持續過低,以及負荷電動機能成功地可靠自起動,實現全線段速動保護是十分必要的。
線路縱聯保護是實現全線速動的理想保護方式,但它需要借助通信通道,將線路兩側保護的動作行為[總一起,從而判定故障點位于線路區內抑或區外。目前廣泛使用的縱聯保護方案有:方向比較,實現閉鎖式;相位比較;傳送跳閘信號,包括欠范圍直接式(DUTF)、欠范圍允許式(PUTT),超范圍允許式(POTT)、解除閉鎖式;電流差動,包括均壓式差動、頻率調制或脈沖編碼調制的電流差動。從通道構成來說,有使用導引線(包括專用架空線或電纜,或是租用電話電纜)、電力線載波、微波以及光纜等不同方案。所有這些保護方案與通道方案的結合,必須針對被保護線路的具體情況合理選用。對中、低壓線路來說,斷路器是三相操作,供電網絡都屬小電流接地系統,有些廠站電流互感器還是兩相式配置,因而實現全線速動縱聯保護宜優先考慮以光纖為通道的超范圍允許跳閘式(POTF),這樣便可使用保護區覆蓋全線的簡單電流方向元件作為起動和測量;不受電磁干擾的光纖通道可得到不問斷的連續監視;在取得足夠保護靈敏度的前提下,不會發生線路縱續動作的情況。顯然,在實際系統運行中將會獲得滿意的結果。
1 光纖縱聯電流方向保護裝置
新型MDM—B1P(A)型光纖縱聯電流方向保護裝置,便是按上述原則開發擬制的整套短線保護裝置。其中包括全線速動的縱聯保護,方向電流、電壓的后備保護,防止多點接地的零序電流保護,無壓、同期及鄰線電流檢定的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捕捉準同期合閘裝置以及斷路器的相關操作電路等。因此適用于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電網中,作為短線路或超短線的主保護和后備保護。
[b][align=center]詳細內容請點擊:
超短線快速光纖縱聯電流方向保護的實踐[/alig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