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 11:14:26來源:智能計算芯世界
1、五大硬件部分可歸納為——GPU 板組、CPU 母板組、配件
AI 服務器我們瞄準英偉達 DGX A100 和 DGX H100 兩款具有標桿性產品力的產品進行分析,鑒于 H100 發布時間較短、資料詳盡度不夠,我們首先從 DGX A100 出發來觀測具有產品力的 AI 服務器的基本架構。英偉達DGX A100 外形類似于常見的家用主機,通過對部件構成進行深度分解,我們認為 DGX A100 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個硬件板塊:
1) 風扇模組,從前部(Front)入手,首先看到的是風扇模組板塊,DGX A100 的風扇模組由 8 個風扇組成,這一搭配與傳統服務器 8U 規格的基本一致;
2) 硬盤,前部風扇模組板塊的下方擺放了硬盤和前控制臺板(控制與外接設備的信號傳輸),DGX A100 配備了 8 個 3.84TB 的硬盤,合計內部存儲 30TB;
3) GPU 板組(GPU Board Tray),后部(Rear)是整個 AI 服務器的關鍵組件組裝區域,最核心的板塊就是 GPU 板組,這也是 AI 服務器區別與普通服務器的關鍵,從 DGXA100 的架構來看,GPU 板組主要包含 GPU 組件、模組板、NVSwitch 三塊,這三塊都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 PCB 產品;
4) CPU 母板組(CPU Motherboard Tray),這一部分是所有服務器的核心部件(包括普通服務器和 AI 服務器),其中包含 CPU 母板、系統內存、網卡、PCIE Switch 等部件,CPU 母板、系統內存、網卡是主要涉及到 PCB 用量的部分;
5) 電源模組,DGX A100 后部的下方還配有 6 組電源,電源內部會涉及到厚銅 PCB 板的使用。
從功能性的角度,我們認為 AI 服務器的 PCB 價值量計算可以歸納為三個部分,其一是AI 服務器最為核心的 GPU 板組,其二是所有服務器都必備的 CPU 母板組,最后是風扇、硬盤、電源板塊等配件組。本文將基于這三大部分逐一分解。
2、GPU 板組:單機價值量 1.2 萬,載板占比 52%、PCB 板占 48%
GPU 板組的 PCB 主要是由 4 個部分組成,GPU 載板、NVSwitch、OAM、UBB。
1) GPU 載板,英偉達 A100 的 GPU 和 DRAM 采用 2.5/3D 先進封裝工藝,用于承載的板材采用 70*70mm~100*100mm、14~16 層的 FCBGA 載板,數量上與 GPU 數量存在一一對應關系,按照 DGX A100 搭載 8 顆 GPU 的數量來看,1 臺 AI 服務器需要用到 8 顆 GPU 載板;根據產業鏈調研,單顆價值量約為 100 美元,即 650 元人民幣/顆,由此對應單機 GPU 載板價值量為 5200 元。
2) NVSwitch,基于 NVLink 標準用于 GPU 之間通信的基礎模組,搭載 NVSwitch 的載體是類似于載板的產品,加工性要求較簡單、關鍵是承擔多數據量高速傳輸的性能,根據產業鏈調研單顆價值量約為 30 美元,即 195 元/顆,按 A100 搭載 6 顆計算可得單機價值量為 1170 元。
3) OAM,OCP Accelerator Module,中文簡稱 GPU 加速卡,是用于承載 GPU 芯片的板卡,數量上看 OAM 與 GPU 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以 DGX A100 搭載 8 個 GPU 的數量來看,1臺 AI 服務器需要用到8塊 OAM;面積上來看,借鑒 PCIE 版本 267.7mm*111.15mm的尺寸規格(內部 PCB 規格與外殼規格基本一致),可測算出 OAM 的面積尺寸約為0.03 平方米;PCB 板型上來看,由于 OAM 涉及到 GPU 高速多線路信號傳遞,根據產業鏈調研,DGX A100 OAM 的 SXM 版本需要用到 20 層、Ultra Low Loss 等級 CCL 材料、4 階 HDI 工藝,對應產品單價為 12000 元/平方米,DGX A100 OAM 的 PCIE 版本相對規格較低,只需要用到 14 層、Ultra Low Loss 和高 Tg FR4 等級 CCL 材料混壓、1 階 HDI 工藝,對應產品單價 7000 元/平方米。綜合來看,如果按照 DGX A100 機型配置,高端 AI 服務器的 OAM 單價價值量將達到 2880 元。
4) UBB,Unit Baseboard,中文簡稱GPU模組板,是用于搭載整個GPU平臺的PCB 板,1臺AI服務器對應1塊UBB,根據 DGX A100整機底面規格和產業鏈調研,我們預估UBB面積約為0.30平方米,需要用到26層通孔PCB板,CCL材料運用Ultra Low Loss,對應單價約為10000元/平方米,對應單機價值量為 3000 元。
綜上合計,英偉達DGX A100 GPU板組主要由GPU載板、NVSwitch、GPU加速卡、GPU 模組板四部分組成,四部分合計單機 PCB 面積達到 0.624 平方米,對應 PCB 單機價值量為12250 元,其中載板級別的產品單機價值量為 6370 元、占比 52%,PCB 級別的產品單機價值量 5880 元、占比 48%。
3、CPU母板組:單機價值量2845元,載板占46%、主板占40%
CPU 母板組涉及到CPU載板、CPU主板和配板,其中功能性配板包括系統內存卡、網卡、拓展卡、存儲操作系統驅動板。
1)CPU 載板,根據產業鏈調研,CPU載板與GPU 載板規格相近,如果按單顆 CPU 載板價值量 100 美元、DGX 搭載2顆CPU,則單機價值量約為 1300 元。
2)CPU 主板,主要用于承載 CPU 芯片、PCIE Switch 芯片、TPM 模組及各種功能性配板卡,該類 PCB 板的規格主要由 CPU 平臺設計和總線標準,按照 DGX A100 的方案主要采用 64 核 AMD Rome 的 CPU 芯片、總線標準仍然為 PCIE 4.0,因此 CPU 主板仍然采用 10~12 層、Low Loss 等級 CCL 材料、通孔板的設計,根據產業鏈調研,單價約為3000 元/平方米;按照 DGX A100 的尺寸規格設計,估測 CPU 主板面積為 0.38 平方米,由此可計算 CPU 主板單機價值量為 1140 元。
3)功能性配板,配板種類較多,根據產業鏈調研,配板一般采用的規格是 8~10 層板、Mid Loss 等級 CCL,單價約為 1500 元/平方米,面積和數量參照 DGX A100 則為:
? CPU 內存卡,DGX A100 設計配置 32 塊 CPU 內存卡、合計 2TB RAM,一般來說服務器 CPU 內存卡行業有較為統一的標準尺寸,估測單塊內存卡面積約為 0.004平方米/片;
?網卡,DGX A100 網卡采用 Mellanox ConnectX 系列產品(有 X-7 和 X-6 的產品選配),標配的網卡為10張(8 個單端口 200Gb/s 的 IB,2 個雙端口 200Gb/s 以太網),根據英偉達官網披露 Mellanox ConnectX-7 的尺寸 68.90mm*167.65mm,計算可得單塊網卡板面積約為 0.012 平方米/張;
? 拓展卡,Riser Card,服務器會因為板卡擺放設計而用一些拓展卡來拓展 PCIE接口,DGX A100 中因為有一張橫置 Storage networking 網卡,因此需要設置一張拓展卡,根據產業鏈調研該拓展卡面積約為 0.01 平方米/張;
? 存儲操作系統驅動板,DGX A100中會搭載2個1.92TB M.2 NVMe 的系統驅動器,但兩個驅動器是搭載在一張PCB板的兩面,因此系統驅動板只有1塊,面積約為0.01 平方米/張。
上述四部分合計,功能性配板單機面積為 0.27 平方米,對應單機價值量約為 405 元。
綜上合計,英偉達DGX A100 CPU母板組PCB用量面積合計為0.662平方米,單機價值量約為 2845 元,其中載板級產品占比 46%,PCB 級的主板產品占比40%,PCB級的配板產品占比14%。
4、其他配件:單機價值量合計 226 元
除 GPU 板組和CPU模板組外,其他配件還包括電源、硬盤、前控制臺板等,根據產業鏈調研,這一類產品主要采用 6~10 層、FR4/Mid Loss 等級CCL的規格,單價約為1000~1500 元/平方米不等,參照 DGX A100 規格對用量和面積進行計算則為:
1)電源,從用量上看 DGX A100搭配6個電源,參照臺達電2200W 服務器電源 DPS-2200-AB-2 型號 73.5*265.0mm的規格,我們估測單個電源用PCB板面積為0.019平方米;
2)硬盤,從用量上看 DGX A100 搭配8個硬盤,參照行業標準3.5’盤,我們估測單塊硬盤中 PCB 面積為0.008平方米;
3)前控制臺板,主要用于控制外接設備,是放在8個硬盤中間的1塊 PCB 板,根據產業鏈調研,我們估測該板面積約為 0.010 平方米。
綜合GPU板組、CPU模板組和配件,我們估測DGX A100整機 PCB用量面積為 1.474 平方米,單機價值量為15321元,其中GPU板組單機價值量達到 1.2萬元、占比達到80%,CPU母板組單機價值量為2845 元、占比為 19%,其他配件單機價值量 226 元、占比為1%;從板級的分類來看,載板級別單機價值量為7670元、占比達到 50.1%,PCB 板級單機價值量為7651元、占比為 49.9%。
上一篇:半導體制造工藝解析
下一篇:人工智能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