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0 16:30:50來源:21ic 電子網
一、智能制造的價值
而“智能制造”是先進制造業發展到當前階段,整合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由集中式控制轉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并通過物聯網與互聯網的融合,以及三項集成(縱向集成、端對端集成、橫向集成),實現智能化、社會化生產的最新形態。理解“智能制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國制造業當前所處位置以及未來努力的方向,避免盲目求新和急于求成的傾向。
它能夠科學地編排生產工序,提升生產率,實現個性化定制生產,還可以調整資源使用,采用最節約能耗的方式,從而真正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最有效果的信息化手段就是RFID技術大家都知道,現代制造企業在生產線或倉庫中的零配件、原料和產品種類有成千上萬種。導致在現實情況中,無論再好的管理模式或制度都難以保證整個物料的可視化流轉,給管理人員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工作效率難以大幅度提升。
而目前,各國都在利用條碼和RFID技術,對生產中零配件和原料實施快速、準確的定位和狀態統計,以提升制造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效率。特別是RFID技術,一套完整的制造企業生產線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有助于企業簡化業務運營流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材料盤點、產品追蹤、物料管理、庫存管理的實時性,大幅度提升企業客戶服務質量和滿意度。隨著RFID電子標簽技術的不斷提升,成本的慢慢降低,RFID技術已經在慢慢地取代條碼技術。
用好RFID技術,忌孤軍奮戰
二、智能制造發展的五個階段
智能制造的發展是由體系建立到精確模型建立的過程,實現智能制造,首先要解決智能維護大問題,再做智能預測,最后做到無憂系統與大價值。具體來看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全員生產系統(TPS)。由日本提出來的,建立的5S 標準(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是七八十年代整個制造系統當中引以為核心的標準,固化在了組織和對人培訓方面。
第二階段:精益制造和6-Sigma。它的核心價值是如何以數據作為標準建立管理體系,本質是消除浪費。
在這個基礎下面包括質量管理體系、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等等。這個時候數據真正在制造使用過程中發揮作用。
第三階段:數據驅動的預測性建模分析。以數據驅動的預測性建模分析,指的是怎么把隱性的問題顯性化,顯性化之后解決隱性的問題,避免顯性問題的發生。
第四階段,以預測為基礎的資源有效性運營決策優化。對于過去產生的關聯性都能夠建模之后,怎么根據系統生產、環境、人員多方要素變化進行實時動態優化。
第五階段,“信息-物理”系統。它是建立在對于所有設備本身運行的環境、活動目標非常精確建模基礎上,這個時候產生知識的應用和傳承問題。
智能制造最終要具備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的特征,使得企業更柔性、更智能、更集成化,并且實現了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智能化技術應用,目標是實現知識的獲取、規模化利用與傳承。
上一篇:投入式液位變送器如何保養維護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0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