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2 17:03:51來源:OFweek儲能網
這在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的同時,也將衍生出一個隱患:發電側和用電側的極度不匹配關系。
新能源發電廠的位置往往受當地相關資源豐富度的限制,具備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
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資源“靠天吃飯”,不同季節,資源豐富的地區,電力多到用不完,資源不豐富的地區,又沒電用。
身處21世紀,手機、電腦、空調、冰箱、洗衣機……各種電力設備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停電,呼吸都不順暢了。
儲能設施可助力新能源發電廠生產的電力并入電網,保障電力安全,可怎么落實呢?
針對這一問題,業內人士比較看好的解決方案是虛擬電廠。
虛擬電廠,未來電力市場指揮官
虛擬電廠,是火力發電廠等傳統電廠的進一步升級,以“看不見”的形式存在,附加了對新能源發電廠、儲能設施等資源的調度、整合能力。
如果將光伏發電基地、抽水蓄能電站、海上風電場、各類儲能設備、工廠產線等與能源相關的硬件設施比作士兵,那有機結合了源網荷儲的虛擬電廠就是指揮官,負責能源的統一調度。
通過虛擬電廠,原本的一片散沙的各能源主體,將被整合起來,參與國家電網的運行和電力市場的交易。
毋庸置疑,為實現雙碳目標,虛擬電廠將在中國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勢所趨,新型電力系統穩定器
中國新型電力系統下,發電側、用電側都具備靈活性、隨機性、波動性的特點,現有電網結構難以進行資源的統一調度。
發電側方面。火力發電廠等傳統電廠選址靈活,在工作過程中,可根據用戶的實時用電需求,進行發電機組的有效調度,實現電力供需平衡,缺點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高度污染性。
隨著傳統電廠被水電、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廠逐步取代,污染是不用擔憂了,可新能源電廠受資源豐富度限制,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的缺點必然凸顯。
水資源有雨旱之分,光照有春冬之別,風能實時變化明顯,加上電廠坐落的經緯度差別,我國地域廣大,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是一個復雜的工作。
用電側方面。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戶用儲能設備等近年增長明顯,用戶地域有別,所處地域發展程度不一,用電設備布局密集程度千差萬別,隨機性、波動性明顯,難以統一調度。
此外,近年儲能市場火熱,屋頂光伏也大為發展,用電側由原本單純的用電,過渡到用電、發電兼顧的雙向結構,用電側資源復雜性提升,電網難以準確調節。
針對發電側與用電側這一不平衡、不匹配的問題,虛擬電廠作為“穩定器”,可通過發揮儲能系統在發電側和用電側之間的緩沖作用,緩解甚至解決這一問題。
時代機遇,電力市場交易新機制
2015年以來,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如《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并網主體并網運行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電力系統輔助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逐步推進了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腳步,形成了新的電力市場機制。
原本的電價機制為“管住兩頭,壓縮中間”。即限制發電側與用電側兩頭的電力價格,中間國家電網公司盈利模式為統包統銷的購銷價差。
新的電價機制為“放開兩頭,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指放開發電側與用戶側兩頭的電力價格,讓發電廠、用電企業、用電個體戶等都有機會在電力市場里直接交易;“管住中間”主要是明確國家電網公司的職責,建設、維護電力基礎設施,同時更改盈利模式為按比例收取過網費。
新的電價機制反映了新的電力市場機制,參與電力交易市場的主體增多,發電廠、用電企業、個體戶都有機會;交易品種進一步豐富,風電、水電、光伏、儲能都不排斥。
如此一來,虛擬電廠也就有了變現渠道,即通過參與電力系統輔助服務進行盈利。
虛擬電廠得到發展,儲能市場也必將迎來不同程度的增長。
助力儲能,互利共生開創新模式
未來,隨著各類新能源發電廠的增多,各類儲能設施也會隨之增多,畢竟,風電、水電、光伏等間歇性、波動性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能直接并入電網使用。
在新能源發電廠電力并入電網前,需要儲能設施提供緩沖,以便靈活、實時的為電網補充電力。
隨著儲能設施、新能源發電廠擴張到一定程度,虛擬電廠可能有機會進行自有資產管理,驅動運營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同樣,虛擬電廠的發展也會反向促進儲能行業和新能源電力行業的升級。
儲能的發展,歸根結底就是在保證產品性能的前提下,通過發展新型儲能技術,降低成本,增加營收。
隨著虛擬電廠逐步成熟,儲能產品市場化變現的途徑也將更加多樣化,從而形成“虛擬電廠+儲能”的二位一體商業運營模式。
因此,虛擬電廠將通過協調儲能設施與發電廠的工作來發揮作用,與儲能一起,相互促進,并行發展。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相關資訊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