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30 14:54:38來源:鉅大LARGE
近年來,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祥龍、智林杰團隊從低成本的二氧化硅納米顆粒出發,改進鎂熱還原技術、規模化制備一種仿繡球形態的硅烯材料,應用于鋰電池時展現出優異的綜合儲鋰性能。近期,研究團隊提出并發展一種"植皮式"二維共價封裝策略,基于繡球狀硅烯進一步制備硅氧碳鍵基繡球狀共價雙烯,表現出很好的綜合儲鋰性能:在800mA/g的電流密度下重量和體積比容量分別高達2646mAh/g和2350mAh/cm3.在2000mA/g的電流密度下循環500次后重量比容量仍保持近1500mAh/g;即使在20000mA/g的電流密度下重量比容量仍高達810mAh/g,體積比容量相比非共價封裝和未封裝材料分別高出1358%和1442%;以整體器件計算,基于該碳硅材料的全電池能量密度比基于石墨的高出40%~60%,比目前的商業化鋰電池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均高出40%以上。初步研究表明,二維共價封裝策略在有效緩解硅體積膨脹的情況下,不僅供應了電子/鋰離子高效混合傳輸通道,還變革材料界面、確保了電子/鋰離子高效且穩定傳輸。
相關成果以Stablehigh-capacityandhigh-ratesilicon-basedlithiumbatteryanodesupontwo-dimensionalcovalentencapsulation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科院青促會等項目支持。
植皮式二維共價封裝策略、高綜合性能碳硅負極構建及儲鋰性能
上一篇:研究報告:動力鋰電池不耐熱...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