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5 16:11:32來源:
紫之隧道,一頭連接紫金港路,一頭連接之浦路。在西溪天堂附近,隧道剛好跟地下電纜交叉。“如果我們不能提供電纜的精確位置,施工就無法進行。”杭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運檢專職工作人員任廣振說,他們采用了一項自主研發的新技術解決了探測的問題。不需要開挖電纜管線,就能零誤差精確定位地下電纜。這項技術是杭州供電公司一項創新發明,在管線探測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打開頂管兩頭的工井,剛好一個拋物線從地下過去。然后我們會從預留的管孔,放一個塑料管進去,管子里有探測儀器,通過在電纜管線內的多次拖曳,儀器內的碳棒就會把每個點的X、Y線坐標存儲下來。將碳棒接到專門的設備上,這些位置的數據就導出來了,能模擬出整條管線的路徑,并且制作出四維圖形,精確率非常高。”任廣振介紹說,這就像我們做胃鏡一樣,電纜的位置一目了然。
目前,通過該項目的應用,杭州供電公司梳理了164段非開挖電纜管線的精確位置,建立了每一段管線的“四維度”信息檔案,精確展示了長度達124.75公里35—220千伏地下電纜走向,一年直接節約資金就達近5000萬元。這些資料今后也能提供給相關工程,確保施工準確避開地下電纜。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組的新的方法——...
下一篇:物聯網連接管理市場快速增長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