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19 15:20:38來源:
多年來,環境影響越來越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和購買,從將低能耗燈泡擰入其燈具中和在低流量淋浴噴頭下洗澡,再到使用節能洗衣機和烘干機洗衣服不等。但與智能家居的潛在可持續性相比,這些措施顯得蒼白無力。智能家居的可持續性可能被證明是優化和保護我們的環境、自然資源和生活質量的關鍵。
可持續性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在全球范圍內,近八成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重視可持續發展,而這些受訪者中有70%以上的人愿意為環保解決方案多支付35%。
設備制造商如何提高智能家居的可持續性
在Jabil的《智能家居技術趨勢報告》中,對215名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的決策者進行了調查,其中95%的人回答說,考慮其產品從創意到報廢管理和再利用的“循環經濟”。
不幸的是,盡管有很多好處,可持續性”仍然是一個圍繞著高級管理人員的無形概念。實際上,一份Microsoft IoT信號報告顯示,只有大約30%的投資于物聯網的企業正在考慮可持續性。
但是,一些主要的物聯網參與者正在努力將可持續性放在首位,例如,亞馬遜已經開始強調可持續性的產品,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產品頒發特別徽章。為了制定指導方針并選擇經過認證的產品,亞馬遜與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和獨立實驗室合作。
這是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良好推動力,但是對于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來說,要想提高其產品組合的可持續性,將需要一個深思熟慮的策略。可以從這里開始:
從可持續設計的這三個步驟開始
智能家居品牌商需要將可持續性視為其產品的一個基本標準。在一個關于智能家居生態影響的小組討論中,宜家智能家居業務區域經理比約恩·布洛克(Bjorn Block)分享了可持續性是其每種產品必須滿足的五個標準之一。
可持續設計旨在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其基本目標是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創造健康的生產環境。以下是構建可持續智能家居設備的3個步驟:
1、從政府法規開始
作為基礎,請先從圍繞節能和節水等問題的政府法規入手。雖然法律要求只是最低標準,但隨著政府逐步鼓勵可持續發展,這些標準將來可能會變得更加嚴格。例如,在2020年5月,歐盟委員會通過了《循環經濟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減少歐盟的消費足跡,使其循環材料的使用率提高一倍,并通過減少歐盟的碳和材料足跡來促進經濟脫碳。
2、評估產品中使用的材料
物聯網設備的數量不斷增加,開啟了令人興奮的新商業模式,提升了客戶服務水平,但這也使日常設備的可持續性變得更加復雜。正如Stacey Higginbotham在她的文章中提到的,“可持續發展是物聯網房間里的大象”,“物聯網帶來的最大變化之一是,當我們將計算技術應用于日常設備時,我們正在添加塑料、金屬以及任何數量的難以回收的組件”。
您需要探索減少對環境有害的材料的方法,比如塑料或其他不會自然分解的材料。甚至可以用環保替代品完全消除這些問題。可用的選項會根據您設備或器具的需求和條件而有所不同,但持久的塑料替代品包括玻璃、陶瓷、不銹鋼和尖端的生物塑料。我們希望,選項的組合將在未來繼續增加。
3、關注產品耐用性
除了確保材料是可持續的(或至少是可回收的)之外,它們以及制成品還必須是耐用的。人們相信大多數電器可以使用10到15年。因此,具有智能功能的設備需要能夠遠遠超過大多數現代智能設備的兩年使用壽命。
為了延長您智能家居設備的使用壽命,請確保將連接性嵌入到固件中,以提供持久的價值。這將有助于控制最終被填埋的產品數量。
評估整個生產流程中的可持續標準
環境設計包括評估您的生產。美國總務管理局表示,可持續設計原則包括以下能力:
▲優化車間效率
▲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使用環保產品
▲保護和節約用水
▲提高室內環境質量
▲優化操作和維護實踐
評估您生產基地的最高可持續性。您可以采取幾個步驟來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進行一次能源審計,看看您在哪里使用了太多的能源,或者哪里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比如太陽能或風能。
同樣,水資源審計也可以幫助您找出可以通過技術、節水設備和可持續發展最佳實踐來改進的領域。通過節水計劃,您可以節約用水并節省購買、加熱、處理和處置水的費用。
您也可以通過增材制造來減少廢物的產生。傳統制造業需要切削原材料,而未使用的材料將被丟棄,這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但是,使用3D打印時,您只需創建所需的形狀,從而消除了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廢料。此外,增材制造可以減輕產品的重量和所需的零件數量,這有助于減輕車輛的負擔,從而減少運輸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
但是,生產可持續性產品不僅僅只考慮環境因素,它還包括工作環境。Trista Bridges是《可持續發展的領導者:可持續發展之路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如何改變一切》的合著者,他說,企業在推出或改進現有產品時,應該考慮可持續發展標準,就像他們評估市場增長、客戶需求或競爭一樣。
“他們(公司)需要思考:這種特定產品或服務對環境有什么影響?有什么社會意義?”Trista Bridges解釋道。“因為可持續發展不僅僅關乎自然環境。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包括減少不平等、零饑餓、基礎設施——所有這些對于創建可持續社會都很重要。”
所有這些審計和評估都不應是一次性的;它們應該定期進行,以確保您始終以對環境和工人有效且安全的方式進行生產。
考慮環保配送
公司還需要考慮交貨和運輸對環境的影響。汽車對環境的影響有80%-90%是由于燃料消耗、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候科學家指出,這些都是全球變暖的驅動因素。
未來,公司可能會通過使用商用電動汽車來減少運輸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從而避免整個問題。作為其對氣候承諾的一部分,亞馬遜已經在實現其目標,即到2022年讓1萬輛電動汽車上路,到2030年讓1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不難想象其他公司也會效仿。
在此之前,通過縮短產品的運輸距離,企業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新冠肺炎已經在讓企業考慮區域化,以降低供應鏈風險。增材制造等技術可以幫助智能家居公司將生產更靠近最終客戶。
另一個基本但關鍵的因素是確保無損交付。包裹會面臨許多風險:水損壞、搬運不當和被盜等等。事實上,受損商品占電子商務退貨的20%。有幾種方法可以保護您的產品免受旅途危害:
▲確保包裝尺寸理想(即不要太大,以免產品嘎嘎作響,從而可能導致損壞)
▲填充包裝中的空隙,以免刮傷
▲使用撞擊/沖擊/傾斜指示器,該指示器將告知您在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任何損壞,并提醒包裝處理人員更加小心
▲與可信賴的承運商或運輸合作伙伴合作;如果您正在與新的合作伙伴合作,請進行一次試運行以評估他們安全交付產品的能力
通過采取額外的措施來確保產品安全到達,公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交付,從而減少碳足跡。
提供可持續的報廢解決方案
正如我已經提到的,其中一部分包括在產品和包裝中使用可回收材料。但是您也可以更進一步,確保您的產品最終不會從垃圾填埋場釋放出毒素和溫室氣體。
電子廢物(也稱為“電子垃圾”)的產生量每年都在增加,2019年全球產生了約5400萬公噸。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子廢物產生量將達到近8000萬公噸。
適當的電子廢物管理可以使我們盡可能接近循環經濟。有效的流程將壓縮供應鏈,以降低風險和成本,同時提供對符合全球所有法律和法規的所有材料(尤其是重點材料)最終處置的完全可見性。在整個操作過程中,電氣和電子設備做好了最大限度的再利用或回收準備,所有其他材料都以負責任的方式回收。適當的電子廢物回收是指將垃圾填埋場中的能用材料挑揀出去,避免浪費。
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甚至有些政府也介入了。例如,在德國,由于法律規定,回收利用已融入文化中。丟棄洗衣機之類的設備是違法的,如果您被發現這樣做,將會被處以巨額罰款。但是,政府也提供了使回收更容易的解決方法。因此,德國的再循環率約為56%,這使其成為世界上再循環率最高的國家,自2016年以來一直保持這一地位。
針對這一問題,許多科技公司都推出了電子廢物回收計劃,消費者可以通過將舊電器和產品送去妥善處理或再利用而受益。
像Home Depot和GE這樣的公司已經加入了負責任的電器處置(RAD)計劃。這項倡議與公用事業、零售商、制造商、政府機構和其他機構合作,利用現有的最佳環保實踐處理舊的冷藏設備。
作為RAD倡議的合作伙伴,當人們購買一臺新的通用電氣冰箱時,通用電氣主動提出垃走舊的,并負責任地免費處理它。根據GE網站的數據,在美國,每年約有1100萬臺冰箱被處理,只有一小部分冰箱的墻壁和門中的絕緣泡沫得以回收。
處置不當的電器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威脅。當絕緣泡沫發泡劑釋放到環境中時,它們會導致平流層臭氧消耗和氣候變化。此外,制冷劑和其他有害物質可能會違反政府要求釋放到環境中。
智能家居承諾了很多東西:便利、安全和舒適。但比個人利益更有價值的是智能家居將在地球上產生的集體效應。智能家居使人們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并使人們成為更負責任的世界公民。通過在一個相連的生態系統中進行監控和自動化,人們將能夠像離開房間一樣毫不費力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為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努力,而這可以從智能家居開始。
上一篇:機器視覺運動控制一體機應用...
下一篇:淺析光伏系統中電纜選取考慮因素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