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3 16:43:09來源:微鋰電
從鋰離子和其他儲能技術中獲取更多,是全世界科學家關注的焦點。電池已經為能源轉型做出了寶貴的貢獻,但仍有大量的挑戰和改進有待完成。
雖然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對顯示出儲能應用前景的全新材料的研究上,但對許多人來說,從已有的技術中榨取更多,并了解其限制背后的機制,也是一個有價值的前景。更快的充電給如今的電池帶來了挑戰,特別是與電動汽車應用相關的挑戰,了解快速充電所需的更高電流如何在電池內造成損害和性能損失是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領導的科學家最近研究的重點。
該小組采用了未在電池內循環甚至未暴露于電解液的“原樣”石墨陽極,并將其與另一個從經歷了幾個快速充電循環的電池中取出的陽極進行了比較。兩種陽極都使用復雜的成像和表征技術進行了檢查,除了電鍍——電解液中的鋰被永久地沉積在陽極的表面,而不是可逆地儲存在石墨顆粒中,該小組注意到陽極結構的變化進一步降低了其容量。
阿貢科學家Daniel Abraham解釋道:“基本上,我們看到的是石墨中的原子網絡變得扭曲,這阻止了鋰離子在顆粒內找到它們的‘家’。相反,它們在顆粒上盤旋,這種效應似乎會增加電池的充電速度,甚至在僅僅幾個循環之后就可以看到。關鍵是要找到防止這種組織損失的方法,或者以某種方式修改石墨顆粒,使鋰離子能夠更有效地嵌入?!?/p>
該小組建議,提高電池的截止電壓或增加石墨顆粒晶格中的空間可能是潛在的解決方案,但也都會有各自的缺點。然而,對電鍍和性能損失背后機制的進一步了解,應該為研究人員尋找解決方案打開了新的大門。
上一篇:包裝機器人有哪些優勢?包裝...
下一篇:振動報警傳感器設備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