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16 14:31:24來源:和君咨詢
工業4.0、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三者三者常被混淆,現就他們的概念及其關系進行簡單闡述。
1、工業4.0強調生產過程的智能化
工業4.0是由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聯合發起的,被德國政府納入《高技術戰略2020》的國家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其核心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該戰略旨在通過信息網絡與工業生產系統的充分融合,打造智能工廠,實現價值鏈上企業間的橫向集成,網絡化制造系統的縱向集成,以及端對端的工程數字化集成,提高工業資源利用率,從而實現高度個性化與智能化的柔性生產。
所以,我們會發現,工業4.0作為一種生產革命,更加關注如何通過生產系統的有機整合,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從而提升生產效率。
2、工業互聯網更側重基于數據資產的智慧服務
工業互聯網的內核是以物聯網為基礎,將帶有內置感應器的機器和復雜的軟件與其他機器、人連接起來,進行實時數據的收集、傳輸、處理和反饋,從中提取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挖掘生產或服務系統在性能提高、質量提升等方面的潛力,實現生產資源效率的提升與優化。
雖然工業互聯網與工業4.0均以資源優化與效率提升為目標,但側重點不同。工業互聯網基于對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生產設備的智能管理,在此基礎之上,旨在形成開放且全球化的工業網絡,并在產業鏈層面,將工業與互聯網在設計、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等各個階段進行充分融合,在智能制造產業體系中偏重設計、服務環節。
3、智能制造是兩者的核心動力源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不論是提出“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的美國,還是提出“工業4.0戰略計劃”、“工業2050戰略”的英國,亦或提出“制造業創新3.0計劃”的韓國,都將發展智能制造作為本國構建制造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舉措。可見,智能制造是實現工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在理解層面,更多是從技術角度出發對其進行闡釋。
智能制造是基于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礎上,通過感知、人機交互、決策、執行和反饋,實現產品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和企業管理及服務的智能化,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