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信息化需求的評述
時間:2006-04-24 20:01:00來源:yangliu
導語:?關于紡織企業信息化需求的評述
紡織行業的規模、效益和企業數決定了它是信息產業應用的大市場;我國紡織業在國際市場的重要地位,入世后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迫切愿望決定了近期對信息化投入的顯著增加。在對需求信息進一步分析后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在2000年紡織全行業整體扭虧之后,尤其是2001年11月中國加入WTO之后,企業信息化需求明顯增長,即使一些“九五”期間信息化應用薄弱的行業(如服裝、家用紡織品)、企業(如民營企業)、地區(如西部地區),也紛紛做了信息化可行性分析、規劃和應用調研。當然,這里存在政府和行業組織大力推動的因素,但主要取決于企業對入世后國際競爭日益嚴峻這一發展趨勢的清醒判斷。
需求明顯增長
在最近的需求調查中,紡織企業應用需求按技術領域分類為:管理系統最高83%;電子商務24%較以往增加;CAD29%;自動控制12%;自動監測10%。這表明企業對管理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對紡織企業電子商務前景的樂觀。
在不同的行業中,項目分布比較均衡,棉紡織、化纖、紡機等相對集中,表明企業選擇項目目標明確,考慮到了自身的需求和技術的發展。從地區分布看,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較集中,山東、河南、河北、湖北等傳統紡織業地區也較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由于產業結構調整等原因,近幾年上項目很少。中西部地區則相對落后,但新疆等地區也有要求。
應用需求五個方面
1、產品設計信息化
調查中29%的企業希望繼續應用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技術,主要是服裝、針織、印染和紡織機械企業,說明企業確實存在多方面需求和積極性。
在CAD需求企業中,各種類型、規模的企業分布比較均衡,國有大中型企業具有良好的應用基礎和人員、技術的優勢,將保持領先水平,如一些紡機企業。但更重要的是服裝、印花和織物組織CAD在許多小型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甚至個體戶中都得到應用。因此,今后兩、三年內,CAD應用需求將穩步發展,前景看好。
2、管理信息化
近兩年來,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之后,國內紡織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管理信息化需求增長最為顯著,達83%。需求面廣泛,遍及所有行業,棉紡、毛紡、化纖企業較多,以大中型企業為主。應用涉及生產信息監測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以后者為重點,包括MIS、MRPII、ERP等,以內部網為依托,覆蓋整個企業的管理部門、生產車間,實現對管理業務的全面管理和信息共享。隨著技術、觀念的更新不斷發展,目前趨向于ERP軟件。
3、生產過程控制自動化
主要是化纖、印染企業,應用自動控制技術,對生產過程實現自動化檢測和控制,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消耗,簡化操作,提高自動化生產生平,有著明顯和直接的經濟效益,因而一直存在穩定的需求。
4、制造設備數字化
體現在單臺設備的機電一體化,分新設備研制和老設備改造兩方面。采用先進的制造技術能提高企業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直接決定產品質量、交貨期、成本等競爭要素。
5、企業間協作網絡化
前幾年限于企業間的信息交流,體現在網站建設、企業形象宣傳、產品信息分布。近年來越來越多面對國際市場的紡織服裝企業認識到電子商務的重要性,調查企業中有24%。盡管處于起步階段,卻需求面廣,并有很大的潛在需求。
在經濟發達的浙江、江蘇等地區,一些敏感的企業在著手開展電子商務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協作商務(c-commerce)過程,在企業業務伙伴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通過網絡化方式協同工作,因而逐漸形成對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的需求,建立和優化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流程、協作運營和財務運作流程,形成產業鏈/供應鏈。有關市場研究指出,到2005年供應鏈管理的需求將有增長。
技術需求兩大部分
1、通用技術,象ERP、電子商務等,需求面廣泛,市場空間大。其中軟件技術是重點,使用商品化軟件是趨勢。
ERP在2000年以來需求增長最為顯著,成為行業的重點需求。這里存在政府和行業組織大力推動的因素,但主要取決于企業對入世后國際競爭日益嚴峻這一發展趨勢的判斷。對需求對象進行分析,企業規模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全國年銷售額3000萬以上的紡織企業有六千余家,這些企業需要ERP優化內部資源,管理供應鏈,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科學戰略決策。另一個因素是效益,紡織企業2002年有19.7%虧損。對于這部分企業首要問題是解決自身機制、產品銷路、生產經營成本,扭虧為盈,上ERP風險太大。至于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上不上的前提。因此,企業是根據各自的應用目標、規模、管理水平和業務流程,選擇不同的軟件產品。
關鍵是ERP等通用軟件要與行業相結合,通過企業試點,積累成功案例,形成有行業特色的版本,成為在行業中有影響的、有用戶群的主導產品。
2、行業專用技術,主要是CAD、CAM和自動控制、自動監測技術,適用于特定行業,為企業所急需。重點是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擴大應用面,達到國外同類技術的產業化程度,必然會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這些技術包括:
面向服裝設計、印花、織物組織、紋制、繡花、測色配色等應用的CAD系統;面向紡機和服裝的PDM系統。已經得到普遍推廣,仍存在大量的和持續的需求。近幾年內,三維CAD、PDM等有望增長。
化纖生產過程控制中應用了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技術,應用現場總線(ProfiBus)技術也有較大需求。另一方面,需求集中在全廠DCS系統組成控制網絡,并與管理信息系統連接,形成一個管控一體化的綜合信息網絡。
印染生產過程控制對紡織品的質量和檔次的提高至關重要,印染企業需求集中,是紡織工業多年來科技攻關的重點,包括對印染前處理、染色、后整理生產線的過程控制。要求系統有較高的反應速度、可靠性、穩定性和抗干擾性。
監測技術主要應用于老設備改造,需求集中在織機監測,約占80%。還有細紗機、絡筒機的監測。近年來需求趨向于利用新型設備上的接口信號,連接成整個車間或車間之間的監測網絡,并與管理系統聯網。要求系統的可靠性、可維護性,降低成本。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