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7-24 10:57:26來源:新機器視覺網
機器視覺應用中圖像處理平臺的三個最常見的選擇是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傳統上,GPU已用于在PC上的視頻游戲中渲染像素(即圖形)。便攜式計算機通常還具有GPU。GPU越好,圖形質量越好,幀速率越高。對于圖像處理應用,GPU執行相同的功能,但相反。
機器視覺系統的開發人員和集成人員可以在開發系統的其余部分之前,嘗試決定使用哪些平臺。首先對系統進行原型設計通常可以確定平臺的選擇。如果特定應用程序的數學運算無法在一個平臺上運行,則可能無法在任何平臺上運行。
平臺標準
一個假想的系統可能必須開始排隊零件圖像,以跟上零件在生產線上的移動速度。將需要具有確定性時序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來跟蹤生成排隊圖像的零件的位置,以便如果零件未通過機器視覺系統檢查,則可以將其從生產線中拉出。還必須考慮啟動延遲。并非所有的應用程序都可以在工廠車間連續運行,或者在生產線開始運行前讓其啟動幾分鐘。諸如戶外和消費市場系統之類的某些應用(例如自動駕駛汽車中的系統)可能需要加電并準備在幾毫秒內運行。具有多層軟件的機器視覺系統(例如具有操作系統的CPU)可能難以滿足較短的啟動時間要求。
考慮系統所需的功率對于某些應用程序至關重要,而對于其他應用程序則不那么重要。對于在移動設備或無人機等電池供電的硬件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可能不適合使用CPU或傳統GPU,因為這些平臺可能會耗電。但是,像NVIDIA的Jetson這樣的移動GPU提供了低功耗選項。基于Raspberry Pi的片上系統(SoC)平臺還將比CPU具有更低的功耗要求。
焊接查看器
Artemis Vision與Melt Tools簽訂合同,主要設計用于教室的焊接觀察器。焊接涉及視野中間非常明亮的光線和黑暗的環境/背景,需要高動態范圍(HDR)成像才能同時顯示焊接位置的背景和細節。
該應用程序需要在不同的曝光時間進行多次曝光,然后將圖像拼接在一起,以渲染顯示不同光照水平的單個幀。要產生流暢的視頻,需要30 fps的輸出。該系統最初是在Intel i7 CPU上原型設計的。每個輸入幀需要30到35毫秒來處理,這意味著每60到70毫秒輸出一個組合的,已處理的幀。速度太慢,無法支持30 fps的輸出速率,每幀需要30到35 ms,因此CPU對于該應用程序不是一個可行的平臺。
考慮將算法轉移到FPGA上,然后考慮轉移到多核服務器并并行化算法。客戶想要一個適合教室使用的系統,但是,該系統需要使用工程教室中已經存在的硬件進行構造。
該算法是在CUDA中實現的,是一款中游NVIDIA圖形卡。GPU在5到6毫秒內處理了一個幀,并在另外5到6毫秒內將幀復制到了GPU內存中。除了攝像頭本身以外,不需要其他硬件即可創建焊接查看器。
3D激光輪廓儀
3D激光輪廓儀需要快速處理才能支持高線速度。對于垂直于行進軸的視場中的1000個像素,最佳系統將捕獲正方形輪廓。在1000毫米的視野和1000毫米的行程范圍內,該系統應能夠處理1000幀以獲得1毫米/像素的分辨率,通常每秒可計算出數百赫茲或幀。
尺寸標注系統
使用片狀材料的客戶希望采用各種尺寸的板。需要兩秒鐘的測量時間。生產線以每分鐘120英尺的速度運行。電路板的尺寸從4 x 4英尺到4 x 8英尺,并且該系統需要檢測拐角和邊緣上的芯片。
需要一個操作員界面,以便可以更改板的類型,并且與任何工業系統一樣,如果系統運行不正常,則需要一個用戶界面來提供錯誤消息。
通過指定感興趣區域(ROI)減少需要處理的像素數量可以提高應用程序的速度。實施了一個系統來裁剪有限的邊緣和角落的ROI。由于使用了裁剪緊密的區域來驗證邊緣和角落,因此計算時間減少到800到1200毫秒。對算法的更改使將應用程序保留在基于CPU的平臺上成為可能。
結論
不存在適用于機器視覺應用的千篇一律的平臺。許多變量會影響應該選擇CPU,GPU還是FPGA或這三者的某種組合。智能相機可以使用CPU,DSP或CPU和FPGA的組合。在單個平臺中可能存在有關功耗和處理速度的多種選擇,最佳性能決定了正確的解決方案。(湯姆·布倫南)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標簽:
上一篇:電機控制器采購問答
下一篇:維修問答:怎么計算電動車電...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