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2 11:51:01來源:電機技術日參
耐電壓是電機生產加工和試驗過程中的重要檢驗環節,規范的電機生產廠家,會在三個環節進行耐電壓試驗:首先會對電磁線在進廠檢驗環節,進行常溫下的耐電壓試驗,其次要對電機繞組在浸漆前進行匝間、相間和對地的耐電壓試驗,最后還要在電機的出廠試驗環節進行整機的耐電壓試驗。
不同的廠家選擇的試驗項目有所不同,不同的試驗設備也會設定不同的試驗方法。生產過程中對于繞組的檢查比較全面,對地、匝間和相間絕緣檢查都要進行,特別是對于內星接的三相電機,要在星點連接前進行相間絕緣檢查,星點連接后就只能進行匝間和對地絕緣的檢查。
在整機的檢查試驗環節,新投放的設備大多數是在連接片裝配完成后進行電機的試驗,耐電壓環節也只能進行對地絕緣的檢查,而未能發現三相電機的相間絕緣問題。
匝間絕緣檢測原理
匝間絕緣測試機理為用一個高壓窄脈沖加于被測繞組兩端,此脈沖能量在繞組與匹配電容之間產生一個并聯自激振蕩,由于繞組直流電阻的存在,此諧振為一衰減波并較快趨近于零,分析被測繞組振蕩波形與標準繞組振蕩波形之差異,即可判斷被測繞組的優劣,判斷其是否存在匝間短路或匝間絕緣不良問題。
傳統的匝間絕緣判斷方法是將標準繞組和被測繞組兩振蕩波加于雙線示波器上用肉眼觀察兩波形的幅值和頻率的差異,并根據經驗判斷被測繞組是否合格,這種方法的根本缺點是判斷主觀隨意性,沒有量化指標考核,這種方法也經常引起制造者與檢驗人之間的分歧與矛盾。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匝間絕緣測試方法已大有改進,用一個高速A/D系統將繞組的脈沖電壓沖擊的衰減自激振蕩波模擬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由計算機對波形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和計算,并由計算機對各參量的變化進行判斷。
波形判斷的參量,目前國內和國際上有很多形式,如利用被測繞組振蕩波與X軸的面積和標準繞組振蕩波與X軸的面積之差的百分數法、兩個波的頻率差的百分數法、用兩個波面積差的百分數法、電暈放電法、電橋不平衡法等。目前國內使用較普遍的是面積差百分數法和頻率差百分數法。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標簽:
上一篇:電機防護等級不適宜導致的后果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永磁同步驅動電機...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7-08
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
2025-05-19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