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05 11:55:36來源:伯庸王爺
1.設備概況
神華國華寧東發電廠二期2×660MW擴建工程是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同步建設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設施及SCR脫硝裝置,并預留擴建條件。
本工程的生產用水,由寧夏寧東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經過處理后的煤礦疏干水,不足部分采用太陽山供水工程提供的經過處理后的黃河地表水。
本工程裝設2×660MW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機組,配兩臺超超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平衡通風、固態排渣直流鍋爐,采用定—滑—定方式運行。每臺鍋爐配1臺100%容量的動葉可調軸流式一次風機,配1臺100%容量的動葉可調軸流式送風機,配1臺100%容量的動葉可調軸流式引風機,引風機設計裕量同時必須滿足煙氣脫硫、脫硝系統的要求,煙氣經過脫硫塔后至濕式除塵器然后排至間冷塔內。
本工程2×660MW汽輪機為超超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單軸、三缸二排汽間接空冷凝汽式汽輪機,機組能以定——滑——定方式運行,滑壓運行的范圍暫按40~90%額定負荷,汽輪機采用高中壓聯合啟動方式,可帶基本負荷并調峰運行,凝汽器為干式空冷凝汽器。
本工程發電機為2×660MW水氫氫冷卻的汽輪發電機組,以發電機、變壓器組單元接線接入廠內750kV配電裝置,發電機出口不設斷路器,750kV配電裝置采用3/2斷路器接線,2回750kV出線,啟動/備用變高壓電源直接由一期的330kV升壓站引接。
本工程采用集成的自動控制系統實現熱力生產系統及各輔助系統的生產集中監控自動化,并為全廠信息系統(IT)提供實時數據,實現全廠管理信息化,進一步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全面提升全廠的自動控制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達到國內火力發電廠的先進水平,并具有擴展和提升的空間。
2.編寫依據
2.1《火力發電建設工程機組調試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DL/T5295-2013);
2.2《火力發電廠分散控制系統驗收測試規程》(DL/T659-2006);
2.3《中國電力電力企業委員會[2005]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定》;
2.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1部分:火力發電》(DL5009.1-2014);
2.5《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國電電源[2002]49號);
2.6《火力發電建設工程機組調試技術規范》(DL/T5294-2013);
2.7熱控設備廠家正式圖紙、說明書、證明書及技術要求;
2.8設備訂貨合同、技術協議要求。
在上述標準發生矛盾時處理原則為:首先應按設備訂貨合同、技術協議的要求及制造廠的正式圖紙規定執行,如合同及制造廠無明確規定或規定不全時,按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和規程條例執行。
3.調試目的
3.1保證DCS分散控制系統硬件安裝正確,數據通訊系統、模件組態的正確性;
3.2軟件正常裝載與恢復;
3.3檢查校驗I/O通道信號轉換精度和信號類型的正確性。
4.調試應具備的條件
4.1在DCS系統的操作員站、過程控制站、通訊網絡安裝完畢,分線柜與外界連接的電纜未接入端子柜;
4.2所有接地與屏蔽已經按要求連接;
4.3整個機房清潔工作已完成且已具備防塵、防靜電、照明及安全保衛等防護措施;
4.4主控室、工程師站、電子間的消防設施已經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4.5電子間和工程師站的空調已投運,能保證裝置正常工作必須的溫度、濕度,溫度在+15℃-+30℃之間,相對濕度45%-80%,任何情況下不許結露;
4.6所有電纜清單中的電纜已經按要求連接,DCS電纜已經按要求屏蔽;
4.7設備已經通過工廠驗收測試;
4.8檢查DCS系統安裝移交報告,確認所有部件已經安裝到位并正確連接;
4.9主控室、工程師站、電子間的地面、天花、墻壁施工與裝修均已完成;
4.10主控室、工程師站、電子間清潔,要求無塵、無水、無腐蝕性液體和氣體;
4.11過程控制柜內的I/O模件沒有插入,所有機柜電源開關在斷開位;
4.12UPS系統已經經過測試并正常工作,能夠向DCS系統提供設計要求電壓;
4.13接地極周圍15m內無避雷地的接入點,8m內無30kW以上的高低壓用電設備外殼的接入點。當現場無法滿足該條件時,防雷保護地通過避雷器/沖擊波抑制器與公共接地極的主干線相連。電焊地切勿與公共接地極及其接地網搭接在一起,二者應距離10m以上;
4.14所有交直流電源分配柜已經通過電氣測試,包括:絕緣測試、漏電測試、極性,電壓等。
5.調試項目及調試工藝
5.1調試內容
DCS由控制柜、遠程I/O站、端子分線柜、電源柜、工程設計系統(工程師站)、人機接口(包括操作員站、硬手操設備和工程師工作站,以及服務數據器和服務單元、打印機等。)、通訊站等。該系統的設計采用冗余配置,系統的參數、報警和自診斷功能高度集中在LCD上顯示和在打印機上打印,控制系統在功能和物理上適當分散。過程控制站按機組工藝流程配置,完成DAS、SCS、MCS等功能。
5.2調試程序
DCS系統的上電復原由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控制有限公司負責,調試單位配合此項工作,在廠家完成系統復原和程序裝載且系統工作正常后,由調試單位負責I/O通道的測試和記錄。
5.2.1調試前的準備
5.2.1.1編寫需要測試的信號清單,并對其進行分類;
5.2.1.2準備必須的工具、儀器及通訊設備。
5.2.2DCS分散控制系統上電復原
5.2.2.1檢查操作員站、過程控制站機柜及有關外設的安裝情況;
5.2.2.2檢查系統通訊用的各類預制及連接電纜;
5.2.2.3檢查I/O卡件的類型、安裝就位情況和內部參數的設置;
5.2.2.4檢查電源,包括接入電源等級、類型、接線分配、節點等,測量絕緣電阻是否符合DCS的要求,DCS系統電源接線是否正確,并逐一作好記錄;
5.2.2.5檢查機柜地、信號地的連接,保證單點接地,接地電阻符合要求,并逐一作好記錄;
5.2.2.6將機柜及LCD操作站各電源開關置“關”位置,將電源從UPS送至電源分配柜,用萬用表測量其電壓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依次送上每個機柜及操作站的電源,并檢查電源卡件指示燈是否顯示正常,風扇運行是否正常;
5.2.2.7配合廠家逐個機柜上電,檢查確保各卡件的指示燈和通訊的正確;
5.2.2.8DCS系統通電后,全面檢查各站電源電壓是否符合要求;各站通信是否正常;DCS畫面上有無故障報警等,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5.2.2.9檢查電源的供電情況,并逐一作好記錄;
5.2.2.10對工程師站(包括打印機)、操作員站進行恢復;
5.2.2.11在操作員站檢查畫面及操作的恢復情況;
5.2.2.12在工程師站檢查組態等軟件的恢復情況。
5.3調試方法
5.3.1電源現場受電檢查
檢查內容見附表1。
5.3.2I/O卡件通道測試及精度檢查
5.3.2.1模擬量輸入AI卡件
根據模擬量輸入卡件的類型(4-20mA、熱電偶mV、熱電阻),輸入0%、50%、100%全量程信號,在工程師站或操作員站觀察對應通道的的顯示數值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并對測試結果做記錄。
5.3.2.2開關量輸入DI卡件
短接開關量輸入卡件通道的接線端子,觀察卡件內部相應模塊的數值是否從0變為1,對測試結果做記錄,并檢查卡件相應通道的指示燈是否亮。
5.3.2.3模擬量輸出AO卡件
強制模擬量輸出通道信號分別為0%、50%、100%,從相應的輸出端子測量輸出信號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并對測試結果做記錄。
5.3.2.4開關量輸出DO卡件
強制開關量輸出通道信號為1和0,觀察相應的繼電器及輸出端子是否動作或閉合,并對測試結果做記錄。
5.3.2.5脈沖輸入PI卡件
強制模擬脈沖輸入,觀察DCS顯示有否能準確記錄脈沖個數。
5.3.3系統復原調試結束后工作
系統復原調試完成I/O通道測試后,交安裝公司放電纜和接線,為避免損壞I/O
卡件,要將DCS所有設備斷電,將所有I/O模件拔出,并將配電盤的主電源開關斷開。
6.危險點分析和預控措施
6.1系統上電復原過程中的所有DCS系統的操作需由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控制有限公司現場人員進行,禁止非授權人員進行操作;
6.2系統送電前各個相關的電源配電盤必須掛警示牌;
6.3卡件插拔過程中要使用抗靜電手環;
6.4上電前準備好所有必須的手冊和圖紙;
6.5通道校驗時,輸入的信號一定要與被校的設備輸入相一致;
6.6機柜的通訊電纜連接、卡件安裝等必須由廠家確認;
6.7調試中的每個過程必須嚴格執行行業有關的安全規程及寧東發電廠的有關安全制度;
6.8試驗人員必需熟悉相關設備、系統的結構、性能以及試驗方法步驟;
6.9受電前必須保證機柜各電源開關都處于斷開位置,每個開關送電后都要檢查與此開關有關的設備是否工作正常;
6.10受電前必須測量進入DCS系統的供電電源的電壓和頻率是否在要求的范圍內,防止380VAC電源接入系統損壞設備。
7.調試儀器、儀表及工具
標簽:
上一篇:DCS系統,6種常見故障解析
下一篇:交流接觸器接線技巧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