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2 16:41:59來源:網絡轉載
本文主要詳解伺服放大器前要用電抗器的原因是什么,首先介紹了伺服放大器的作用及原理,其次闡述了為什么伺服放大器前要用電抗器的解答,跟隨小編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伺服放大器的作用及原理
伺服放大器的作用是將多個輸入信號與反饋信號進行綜合并加以放大,根據綜合信號極性的不同,輸出相應的信號控制伺服電機正轉或反轉。當輸入信號和反饋信號相平衡時,伺服電機停止轉動,執行機構輸出軸便穩定在一定位置上。
伺服放大器組要由前置磁放大器、觸發器、晶閘管主回路和電源等部分組成,其組成如下圖所示。
為適應復雜的多參數調節的需要,伺服放大器設置由三個輸入信號通道和一個位置反饋信號通道。因此,它可以同時輸入三個輸入信號和一個位置反饋信號。在單參數的簡單調節系統中,只使用其中一個輸入通道和反饋通道。
在伺服放大器中,前置磁放大器把三個輸入信號和一個反饋信號綜合為偏差信號,并放大為電壓信號U22-21輸出。此輸出電壓同時經觸發器1(或2)轉換成觸發脈沖去控制晶閘管主回路1(或2)的晶閘管導通,從而將交流220V電源加到兩相伺服電機繞組上,驅動兩相伺服電動機轉動。當△1》0時,U22-21》0,觸發器2和主回路2工作,兩相伺服電機正轉;當△1《0時,,觸發器1和主回路1工作,兩相伺服電機反轉;兩組觸發器和兩組晶閘管主回路的電路組成及參數完全相同,所以當輸入信號和與位置反饋電流If相平衡,前置磁放大器的輸出U22-21≈0,兩觸發器均無觸發脈沖輸出,主回路1和2中的晶閘管阻斷,兩相伺服電動機的電源斷開,電動機停止轉動。
由此可見,伺服放大器相當于一個三位式無觸點繼電器,并具有很大的功率放大能力。
伺服放大器前要用電抗器的原因解析
伺服放大器是運動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伺服電機頻率可調的電源,實現高精度的傳動系統定位,目前是傳動技術的高端產品。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元的伺服放大器的使用應該十分小心,盡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而電網電壓突變和操作過電壓引起的電流沖擊、諧波干擾、電壓中包含的尖峰脈沖等,對伺服放大器回路中的敏感元件損害很大。伺服放大器前加裝電抗器(稱為進線電抗器,linereactor),就能保護驅動裝置免受以上沖擊,如圖1所示。
圖1進線電抗器
1、電抗器及其作用
電抗器(reactor),顧名思義,是能在電路中起到阻抗作用的裝置。用導線繞成螺線管形式,在螺線管中插入鐵芯,這樣電感就很大,就成了電抗器,實際上就是一個電感器(inductor)。
通過電抗器的電壓降與線電壓之比,稱為電抗率,以此表征電抗器的參數。電抗器的阻抗(impedance)和電抗率(%impedanceofareactor)如圖2公式,典型的電抗率是3%或者5%。
圖2阻抗計算和電抗率公式
可見,通過電抗器的電流頻率越大,阻抗就越大,這就是電抗器能夠平滑尖峰電壓、抑制諧波的原理(戳藍字看諧波)。
而且,學習過諧波你就知道伺服放大器、變頻器是重要的諧波源,是電網污染的罪魁禍首。加裝電抗器后,它既能阻止來自電網的干擾,保護伺服放大器,又能減少伺服放大器的整流單元產生的諧波電流對電網的污染。
2、電抗器符號
電抗器在電氣圖中的符號與電感一樣,都用L表示。如圖3所示為FANUCβiSVSP伺服放大器的主電源輸入電路圖,L1為進線電抗器。
圖3某伺服放大器主電源輸入電路圖
3、輸出電抗器
電抗器裝在變頻器和電機之間,稱為負載電抗器(loadreactor)或輸出電抗器,以保護電機,如圖4所示。
圖4輸出電抗器
詳細原理如圖5所示。
圖5電抗器與驅動系統連接原理圖
有電抗器和無電抗器到底對平滑電流有多大作用呢?如圖6所示,電抗器可以平滑尖峰電壓(transientvoltage)和抑制諧波(harmonics)。
圖6有/無電抗器效果對比圖
4、電源濾波器
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也是伺服驅動系統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伴隨電抗器(linereactor)在設備(powermodule)輸入端還裝有電源濾波器(linefilter),以抑制電磁干擾,如圖7所示。
圖7電源濾波器使用
FANUC伺服放大器說明書經常提到ACreactor、AClinefilter,現在你明白這些東西的作用了嗎?為什么要在伺服放大器前加裝電抗器,為的是抑制來自電源電網的諧波干擾,平滑電源電壓中包含的尖峰脈沖,改善伺服放大器的電源質量,保護回路中的敏感器件。
標簽:
上一篇:八大參數,確定最佳工業機器...
下一篇:伺服電機步進電機性能解析一二事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