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04 19:13:24來源:網絡轉載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正處于發展的政策紅利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政策與措施,對于人工智能從業者來說,了解政府出臺的政策非常必要。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報告共整理、研究了2015年到2018年1月發布的近60項國家與地方的人工智能政策。政策對象是具體針對人工智能的產業系列政策,包括“強人工智能政策”與“弱人工智能政策”。
其中,“強人工智能政策”是指政策題目中涉及“人工智能”字樣或者文件中人工智能具體內容超過80%;“弱人工智能政策”是指政策中只涉及到少量人工智能產業內容。在具體的研究方法上,綜合采用政策文本分析與政策工具分析兩種方法。
二、國家及地方政策分析
(一)省(直轄市)是人工智能政策發布的主力軍
在強弱交錯的政策措施下,國家級產業政策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頂層推動力。按照政策的發布機構,人工智能政策可分為國家、省(直轄市)、地級市(直轄市區)以及產業園區四個級別。其中,國家發布的14項人工智能政策中以弱人工智能政策為主,強人工智能政策只有4個。弱政策雖然居多但卻密集,核心是為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造勢。
省(直轄市)已成為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在省(直轄市)發布這一級別中,共有26個政策,分布于16個省份,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貴州、遼寧這八個省份均發布了2個政策。而地級市(直轄市的區)發布這一級別共發布了15個政策,政策分布于12個地級市以及3個直轄市的區。而產業園區這一級別共發布了6個政策,雖然數量不多,但發布的政策都很有針對性。
人工智能相關政策數量
(二)江蘇政策力度排名第一,上海、北京緊隨其后
江蘇省發布了5個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在政府力度上領先于全國其余省份。上海、北京、浙江、遼寧以4個政策緊隨其后,但由于上海的4個政策均是“強人工智能政策”,因此,在政策力度上稍稍領先于其他三個省市。北京的4個政策除了北京市政府發布之外,中關村管委會和昌平區政府分別發布了一個強相關政策《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和弱相關政策《昌平區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方案》。浙江省以2“強”相關、2“弱”相關4個政策并列第二,而遼寧省由于沈陽和大連兩個城市均發布了人工智能相關產業政策,同樣以4個政策數排名第二。
各省發布的人工智能政策強度對比
(三)廣州市以1200億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領先于其它各個省市
未來產業發展規模是地方政府綜合評估當地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期望的結果,反映了地方政府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力度與決心。根據已統計的政策文本中,未來人工智能重點核心產業規模最高的是廣州市,預計將達到1200億,高于其他地區政策所預估的產業規模數。其次是上海市,人工智能重點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第三是南京開發區、中關村以及浙江省政府,預計未來人工智能重點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
各政策涉及的產業規模
(四)廣州與蘇州工業園的投資力度最大,超過百億元
政府的政策資金扶持對于新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能促使企業快速發展,還能使企業更加專注于技術創新。在公開的政策文件中,人工智能資金支持力度最大的為廣州市與蘇州工業園,預計支持力度在百億級以上。其次是南京開發區,以創立基金的形式,預計投資80億元扶持人工智能產業,由于南京、蘇州和常州同屬于江蘇省,因此在對人工智能產業的資金支持上,江蘇省以絕對優勢領先于其他省市。部分政策中,雖然沒有涉及到具體的扶持金額,但由于當地的風險投資公司較為活躍,所以在政策中也會提及引入外部基金,來支持當地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各個政策所涉及的產業扶持引導基金
(五)發達城市對人才重視程度更高、力度更大
人才作為城市和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區域創新型產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在所統計的人工智能政策中,發達城市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明顯更高,明確提出人才支持政策的政策文本主要集中于北上廣杭區域。對于人才的引進,不同的城市的具體措施不盡相同,但歸根結底,都是通過資金補貼或者獎勵給予人才一定的支持。
各個政策涉及的人才支持措施
(六)只有少數政策文件提及到具體的企業扶持問題
一個企業選擇注冊地時,不僅要考慮當地的市場環境,同樣也要考慮當地產業政策中房租以及稅收等優惠措施。而政府的企業或者租房補貼政策,不僅能有效地降低人才的流失率,而且也能幫助企業節約大部分租房資金,使其能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創新。目前,只有5個政策文件中涉及到了企業補貼具體措施。
各個政策涉及的企業補貼
(七)技術與產業化應用是政策支持的兩大主要方向
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及應用,必然要使該產業產品落地,而目前,各個政策中都提及到了以下幾個產業應用方向,包括:智能制造,智能機器人、智能終端、智能無人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且這些應用方向都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同時在各個政策中都涉及到的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處理、生物特征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決策理論與人機交互、圖像識別以及機器學習等。
三、從政策角度看未來人工智能發展與投資的熱點區域
綜合以上分析,從政策強度、預期產業規模、政策投資、人才支持、企業扶持五個能夠量化的維度,來綜合分析未來人工智能發展與投資的熱點區域。從政策角度看,江蘇、上海、廣東、北京、浙江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與投資的熱點區域。從城市來看,江蘇的蘇州、上海、廣州、北京、杭州是人工智能發展與投資的熱點城市。
從政策角度看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與投資的熱點省市
標簽:
上一篇:變頻器的非智能控制和智能控...
下一篇:【科普】MEMS傳感器最強干貨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