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2006年變頻器的市場值做了估計,并對變頻器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變頻器 市場值 發展
Market Value Estimate of Inverter of China and Development ABC
Wang Zhankui Wang Tianhong
Abstract:On 2006 market Value estimate of inverter and analyses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inverter of china
Keywords:Inverter Market Value Development
我國2006年發電機裝機容量已達6.22億千瓦,發電量為28344億千瓦時。據估計,發電量的60%要通過電機轉換能量,電機調速占據著非常重要地位。在諸多的電機調速技術中,交流電機變頻調速為佼佼者,成為電氣傳動的中樞。它以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轉矩大、功能強、高可靠、高功率因素、高分辨率、操作簡便、便于通訊等功能優于以往的任何調速方式。如調壓調速、變極調速、滑差調速、串極調速、整流子電機調速、液力耦合調速、乃至直流電機調速。因而在鋼鐵、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化纖、紡織、機械、電子、建材、煤炭、醫藥、造紙、注塑、卷煙、電梯(包括扶梯)、行車(包括港吊)、城市供水(包括污水處理)、中央空調及家用電器等行業普遍應用,除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產量、減低耗損外,節電顯著,用量逐年增加。
1 估計2006年變頻器行業市場值為280億元
其中變頻器生產企業180億元,從事變頻器應用開發和系統集成企業約100億元。
1)變頻器生產行業市場值約180億元。重要變頻器生產廠21家(超億)市場值131.5億元,見表1。
2)約有變頻器廠家220家,除上面21家外,以每廠家平均銷售額2500萬元計,約有50億元。
表1 2006年重要變頻器生產廠銷售額
注:此表數值多數通過電話及從朋友處得到,只作為估計值時參考,如有的單位出入較大,請給作者電話指正。
這些廠家中有銷售額在5000萬元以上,甚至超億元,如東芝、日立、明電舍、松下、AB、Vacon、科比、倫茨、臺安、東元、九德松益、愛德利、合康億盛、中河盛達、動力源、菱科、思維佳、雷若爾、科達、追日、神源、普傳、微能、日業、科姆龍、安邦信、四方、依托普林、傳動之星、泰發興、德力西、南昱、智光、樂普四方、新風光、佳靈、東方日立、榮信、九洲、株洲變流器等。
3)從事變頻器應用開發(或曰系統集成)企業多,如節能公司、科技公司、技術開發公司等,每個大城市有數十家,甚至百家,對變頻器來講把技術加進去附加值較高,系統增值約為30%~50%左右,這類企業很活躍,有的做的不小,如深圳的庫馬克,2006年銷售額1.4億元。估計這類企業變頻器裝置銷售額不少于100億元。
綜上3點,估計全國變頻器行業銷售額約280億元,圍繞變頻器的周邊行業,如變頻器的整流、逆變元件、電容器、控制板等部件,變頻器系統用的電抗器、斷路器、接觸器、熱繼電器、中間繼電器、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傳感器、制動單元、制動電阻、能量回饋單元、張力控制、位置控制板(卡)等,都和變頻器發展互相影響。
2 我國變頻器發展過程
我國變頻器的發展概括下面幾個過程。
2.1 變頻器研制階段
這個階段始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主要是機械部天津電氣傳動所(電壓型)和機械部西安電力電子技術所(電流型),研制出產品,但可靠性差,需要完善。20世紀80年代初,大連電機廠引進了日本東芝技術,裝備出產品,有一定影響。
2.2 通用變頻器國外進口階段
20世紀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十多年時間主要是引進國外變頻器,最早的是日本三墾SVF型和日本富士G5/P5型,北京和深圳為最早推薦的兩個城市,對鋼鐵、石油、石化、化工、化纖、供水等行業影響較大。接著,三菱、安川、東芝、松下、明電舍、ABB、AB、西門子、丹佛斯、倫茨等相繼進入中國,使通用變頻器的應用更加廣泛。這期間西門子、ABB、AB、羅賓康、西技來克的高壓變頻器有了一定的應用。臺灣普傳、遼無一廠、南自、成都佳靈、山東惠豐都研制出國產變頻器。天傳所和冶金自動化院研制出交-交變頻裝置。
2.3 通用和高壓變頻大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末到現在是通用變頻和高壓變頻大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有4個特點,1)國外名牌全部進入中國并有部分在中國建廠;2)壓頻式國產通用變頻器有170多家,3)高壓變頻器除國外品牌外,出現了20多家。4)無論通用變頻器或高壓變頻器技術都有相當大的提高,技術更臻成熟,使用領域更加廣闊。
3 變頻器發展ABC
3.1 國外品牌占有中國市場主要份額
通用變頻器國外品牌在20世紀80年代便先后進入中國市場,按著國人先入為主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國外品牌的技術優勢和高可靠性,盡管其價格較高,但仍占有中國市場的80%左右。在高壓變頻領域要好一些,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可以平分秋色。國內品牌的售價較低,已有國內品牌占領市場份額上升的苗頭。
3.2 國外品牌相繼在中國建廠
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26 a,對變頻器的需求逐年增加,吸引了國外企業紛紛在中國合資或獨資建廠,如西門子(天津)、ABB(北京)富士(無錫)三墾(江陰)、羅賓康(上海)、奧托尼克斯(嘉興)、摩托托尼(山東)、安川(上海)、施耐德(蘇州)、春日(西安)、日立(南京)、歐陸(山東)、CT(上海)、艾默生(深圳)、科比(上海)、博世力士樂(深圳)等。
3.3 向高技術發展
通用變頻器正在從壓頻控制向直接轉矩控制(ABB)和智能矢量控制(富士等)發展,以達到高精度、多功能、低頻轉矩大、可靠性高。在高壓變頻領域,除金自天正和天傳所交交變頻、ABB高壓3 kV采用MCT模塊,佳靈采用直接串聯型(減少了模塊和變壓器,通過解決均流和共模電壓,提高產品可靠性)外,其它高壓變頻器大多類似羅賓康形式,諧波很小。
3.4 向專用型發展
國外變頻器早已有許多專用型的,如電梯專用、車床專用、造紙機專用、港吊專用、拉絲機專用等,但價格昂貴。我們中國系統集成企業一大貢獻就是把通用變頻器再加上一些控制單元,廉價的用到轉爐、起重機、紡絲生產線、造紙生產線、印染生產線、機床、高架旅游車等設備上,近年又出現專用變頻器,如注塑機專用變頻器、抽油機專用變頻器、潛油電泵專用變頻器。
3.5 市場不斷擴大
我國對節能和環保制定了指標,由于變頻器有較高的節電效果,在“十一五”十項節能工程中電機系統節能工程任務量大,除推廣高效節能電動機,稀土永磁電動機外,變頻調速是節電的佼佼者。我國各類電動機的容量超過4.2億千瓦,需要調速的電動機占大部分,改造任務頗大,估計在大形式下,變頻器的需求量每年以高于30%速度增長。
3.6 變頻器的生產企業還要增加
把國外進口、國產(包括臺灣)通用變頻器和高壓變頻器集合到一起,大約多于220家。盡管國產通用變頻器廠家已是世界通用變頻器生產廠家的3倍,盡管國產高壓變頻器廠家已是全球高壓變頻器廠家2倍,國產通用變頻器和高壓變頻器廠家2007還將增加,盡管變頻器市場已經供大于求,盡管由于市場競爭已使利潤變薄。但由于國民經濟發展和節能的需求,尤其是利益的驅動,新的變頻器廠家將繼續出現。
3.7 供大于求
無論通用型變頻器還是高壓變頻器目前生產能力都大于市場需求。雖然不少廠家,尤其是高壓變頻器廠家以銷訂產,但供大于求非常明顯,2007年將強化下列特點:買方市場,競爭劇烈、價格降低、利潤趨薄、專項技術、另辟市場、大廠盈利、小廠困難、兼并轉產、外企勝出等。
3.8 世界變頻器的櫥窗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市場上的變頻器比中國更豐富多彩。世界名牌幾乎全部進入中國或設辦事處或通過代理、或在中國建廠。如日本的安川、三菱、富士、東芝、松下、三墾、明電舍等,歐美的ABB、西門子、丹佛斯、Vacon、AB、羅賓康、施耐德、歐姆龍、GE、CT、論茨等等,國外的一些后起之秀廠家也到中國占一席之地。
由于同是炎黃子孫的原因,臺灣對大陸變頻器的需求更為了解,所以在90年代初臺灣的變頻器就開始銷往大陸。先后有普傳、利佳、臺達、臺安、寧茂、隆興、士林、東元、九德松益、愛德利、大晉、陽岡、歐林、大同、東岡、泓基等。
我國生產變頻器較早的有天傳、西安電力電子、大連電機廠、遼無一廠、北京電機廠、北京冶金自動化院(金自天正)、先行、凱齊、南自、佳靈、惠豐、風光、利德華福等,其它的如森蘭、東方日立、合康億盛、動力源、九洲、、雷若爾、德力西、微能、安邦信、康沃(博世力士樂)、英威騰、匯川、依托普林、智光、明陽龍源等國產變頻器廠家共約170多家。
所以說如果您想了解變頻器或者采購變頻器,到中國就夠了,品牌多多,品種齊全,五光十色,堪為世界變頻器的櫥窗。
3.9 加劇兼并、組合、轉產步伐
一轟而上的勢頭源于需求和利潤,再加上壓頻式變頻器投資較少(500萬以內)?,F在已明顯產大于銷。因而市場競爭激烈,利潤趨薄。如果那里有個30~50萬的小項目沒有指定品牌,投標的多到8~10家,報低價的、延長付款期的,延長保修期的,種種優惠辦法都出來了,這是競爭的必然。解決辦法就是兼并、組合、轉產、或者尋找國外市場,有的企業已將變頻器銷售到國外。
這些年兼并組合一直沒斷過,羅賓康和安薩爾多組合后又被西門子并購,華為變頻部分被艾默生并購,海力被丹佛斯并購、康沃和春日組合又被博世并購,羅克韋爾自動化聯合九洲等等。
變頻器不但能驅動籠式電機,也能驅動同步機和繞線式電機(把滑環短接),更大的優點是不必更換原來的電機,穩定工藝,提高精度、提高效率。優質、增產、降耗、節電。是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更新換代的理想設備。
參考文獻
1 《變頻器世界》 2006~2007
2 《電氣傳動》 2006~2007
3 《電力電子技術》 2006~2007
4 《變頻技術應用》 2006~2007
5 《控制與傳動》 2006~2007
6 《何服與運動控制》 2006~2007
7 王占奎等. 變頻調速應用百例.科學出版社,1999
8 王占奎. 我國變頻器的發展態勢. 電氣技術,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