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21 10:20:56來源:溫州網
上周末,伴著隆隆的機床運轉的聲音,記者在龍灣高新園區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線旁見到了公司的生產主管趙志標,留著樸實的平頭,中等身材,身著深灰色的工作服,在一眾工人中并不起眼的他,同時監管著100多臺數控車床的運轉。
參加工作22年來,趙志標一直扎根在生產一線,通過學習和鉆研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一名技能專家。從安徽老家來到溫州后,他先后獲得溫州市第一輪首席技師、浙江省第二屆首席技師、第十屆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201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這些榮譽不但沒有讓他停下鉆研的腳步,而且成了他精益求精的動力。
扎實的基本功才是真功夫
1994年,趙志標從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安徽省黃山市輕工機械廠,職業生涯從一名普通的車床操作工起步。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那時候數控車床并不多,還是以傳統的手工車床為主,因此扎實的基本功才是真功夫。
趙志標身懷數控車床“絕活”:在嘈雜聲中聽辨是否異常
別人一到下班時間都走了,只有趙志標還沉浸在鉆頭、擴孔鉆、鉸刀、絲錐和滾花工具里……他喜歡鉆,一投入進去就忘了周邊一切。
傳統的手工車床是在開放的空間操作,稍微控制不好,刀頭就會亂飛,有一定的危險性。在一次的操作中,他就因為來不及避讓割傷了手,至今手上仍然留疤。這道疤成了他記憶中的烙印,時時在提醒著他一定要駕馭這門技術。
2000年,他來到溫州工作,特福隆集團是他在溫州期間工作最久的企業。在特福隆集團的生產車間,因為技術過硬,趙志標被選中重點培養,去學習數控車床的操作。
把數控機床從里到外都摸透
與普通的車床不同,通俗地說,數控車床是以計算機代替人,實現一臺或多臺機械設備動作的控制。通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操作更加精確,可以加工更加復雜、精密、大批量、多品種的零件。
盡管已有機械知識的基礎,但對于趙志標來說,這些數字化的內容是從前在學校里從未接觸過的,全部需要重新去學。這時候,公司安排他到溫州職業技術學院進行數控專業的培訓。
如何用不同軟件建模、用電腦模擬路線、如何利用刀具的選型減少不必要的定位誤差……趙志標克服了一道道難題,“學習數控技術入門不難,但是要想深入就很難,我也是邊做邊學,邊學邊做。”他說起來云淡風輕,實則每一個晚上和周末,不是泡在圖書館,就是在車間,理論和實際操作兩不誤。
因為格外的刻苦和鉆研,他還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數控指導老師劉長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兩人亦師亦友,至今仍然一起探討技術。
追求四分之一頭發絲的精細度
一根頭發絲的直徑是多少毫米?0.07毫米左右。數控講究的就是精細度,很多關鍵部件的精度都必須控制在兩絲之內,也就是頭發絲的四分之一粗細。
“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數控車床來不得半點馬虎。”憑著多年操作經驗的積累,趙志標練就了一手“絕活”。在聲音嘈雜的車間里,通過傾聽數控機床運轉、刀具切削和加工振動的聲音,觀察鐵屑顏色、形狀變化、工件表面光亮痕跡,就能夠準確判斷出刀具的磨損程度和切削狀態的正常與否,以便提前發現異常情況,避免刀具損傷和零件變形等問題的發生,以此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
2006年8月,他參加浙江省“凱達杯”數控車工技能比賽,取得全省第二名的成績,獲評為國家二級技師,并被授于“浙江省技術能手”稱號。其后他的履歷本上榮譽不斷,溫州市首批職業技能帶頭人、浙江省第三屆杰出職工銀錘獎、浙江省第三屆職業技能帶頭人等,還曾作為浙江省首批“金藍領”高技能人才赴德國培訓。
創新提議提升公司產值
作為生產主管,趙志標不忘從團隊中培養新生技術骨干,他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的員工,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能人才。
他還創造性地提議一位操作員同時開兩臺數控車床。傳統的方式是一人一臺,但他從實際情況來看,發現不同設備的操作之間存在足夠的時間差,傳統的方式對人力和時間都有所浪費,因此提議在加工合適的產品以及安全的前提下,一人同時操作兩臺設備。這一提議的實施,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生產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積極性,很快就推廣開來,也使得公司總產值成倍增長。
他的這種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也使整個團隊始終有一種積極上進的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在他看來,包含兩大要素,一是吃苦耐勞,二是技術上精益求精,這正是一路來他的奮斗過程的寫照。
標簽:
上一篇:毫米級的位移檢測,實現可靠...
下一篇:電機振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