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3-03 14:37:50來源:深圳市艾而特工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摘要:螺栓連接是零件裝配過程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相對于焊接、粘接、鉚接等工藝,有著“強度高、操作簡單、連接穩定可靠”的特性;而螺栓連接的關鍵技術在于對擰緊的控制和檢測,本文基于伺服電動螺絲刀的基本構成和控制原理,探討螺栓擰緊的基本概念、技術要求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
關鍵詞:螺栓,擰緊,夾緊力,控制法。
引言
伺服電動系統內置了轉矩、位置、速度三環控制,因其高轉速、高扭矩、高精度而廣泛應用于工控設備的傳動、控制領域。日本多摩川精機株式會社推出的MINI型小體積、低功率伺服電機系列,在醫療設備、半導體、多關節機器人等方面有其獨特的應用,艾而特公司作為多摩川品牌的總代理,對其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得天獨厚,已成功開發出以伺服電機為精密控制和驅動的螺絲擰緊系統,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
一、擰緊的基本概念
1.0擰緊的基本要求有三點:
1)連接件緊密貼合2)能承受一定的動載荷3)有足夠的夾(壓)緊力
2.0擰緊過程的主要變量
2.1扭矩(T):所施加的擰緊動力矩,單位牛米(Nm);
2.2夾緊力(F):連接體間的實際軸向夾(壓)緊大小,單位牛(N);
2.3摩擦系數(U):螺栓頭、螺紋副中等所消耗的扭矩系數;
2.4轉角(A):基于一定的扭矩作用下,使螺栓再產生一定的軸向伸長量或連接件被壓縮而需
要轉過的螺紋角度。
3.0螺栓的主要參數
3.1標準扭矩:對應于不同型號、不同規格、不同材質的標準螺栓,其標定條件下擰緊需要的
扭矩大小,單位牛米(Nm);
3.2預緊力:螺栓擰緊時所需要的軸向拉應力,單位牛(N);
3.3屈服強度:或屈服應力,使螺栓開始產生塑性變形的拉應力大小,單位N/mm2
3.4抗拉強度:或抗拉應力,使螺栓擰緊失效甚至斷裂的最小拉應力,單位N/mm2
二、擰緊過程的簡要分析
1、541規則(即50%、40%、10%)
參見圖A:通常情況下,在螺栓的擰緊過程中,實際轉化為螺栓夾緊力的扭矩僅占10%,其余50%用于克服螺栓頭下的摩擦力,40%用于克服螺紋副中的摩擦力,這就是“541”規則,主要反映夾緊力與摩擦力之間的關系。但若施加一定的改善措施(如涂抹潤滑油)或螺紋副中存有缺陷(如雜質、磕碰等),該比例關系會受到不同影響而改變。
圖A、541規則
2、螺栓連接件的特性
圖B:螺栓連接件特性
3、螺栓擰緊的影響因素
根據541規則,螺栓是否真的被擰緊(或是否達到螺栓的預緊力),主要取決于螺栓與連接件之間的摩擦系數的變化,那么,能引起摩擦系數變化的可能性因素有哪些呢?
1)螺栓頭表面:含鍍層、涂層等,是否光潔、平整?有無凸凹缺陷?有無銹蝕破損?等;
2)螺紋副中:有無雜質、磕碰?螺紋工藝等級?等;
3)連接方式:分為硬連接和軟連接兩種方式,比如墊圈、墊片的應用等;
4)材料特性:主要與材料的硬度或剛性相關,也可廣義地區分為硬連接和軟連接方式;
5)改善措施:比如涂抹潤滑油、或對螺栓表面進行特殊處理等。
三、螺栓擰緊的控制方法
1.0扭矩控制法
1.1定義:當擰緊扭矩達到某一設定的控制扭矩時,立即停止擰緊的控制方法。
1.2優點:控制系統簡單、直接,易于用扭矩傳感器或高精度扭矩扳手來檢查擰緊的質量。
1.3缺點:控制精度不高(預緊力誤差±25%左右),也不能充分利用材料的潛力。
2.0扭矩-轉角控制法
2.1定義:先把螺栓擰到一個不大的扭矩后,再從此點開始,擰一個規定的轉角的控制方法。
2.2優點:螺栓軸向預緊力精度較高(±15%),可以獲得較大的軸向預緊力,且數值可集中分
布在平均值附近。
2.3缺點:控制系統較復雜,要測量扭矩和轉角兩個參數;且質檢部門也不易找出適當的方法
對擰緊結果進行檢查。
3.0屈服點控制法
3.1定義:把螺栓擰緊到屈服點后,停止擰緊的一種方法。
3.2優點:擰緊精度非常高,預緊力誤差可以控制在±8%以內;但其精度主要取決于螺栓本身
的屈服強度。
3.3缺點:擰緊過程需要對扭矩和轉角曲線的斜率進行動態的、連續的計算和判斷,控制系統
的實時性、運算速度等都有較高的要求。
四、艾而特伺服電動螺絲刀系列
4.1基本構成
人機界面、控制單元、I/O及通訊接口、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精密減速機、電源單元。
4.2產品特點
4.2.1選用精密、小巧的伺服電動系統作為驅動單元,扭矩、轉角可任意設置;
4.2.2非常強大的控制檢測功能,可完成多任務、多程式、多參數、多狀態的設定和指示;
4.2.3友好人機界面,操作簡便易學,并可預置、保存多個被檢驗而確定的參量或模式;
4.2.4多種規格、安裝及使用方式的螺絲刀體系列,可滿足不同精度場合的多種需求。
4.3技術工藝
4.3.1嵌入式ARM+DSP設計方案,融合扭矩+轉角的控制方法,使預緊力精度達到較高水準;
這主要得益于伺服電動技術的引入,并基于多摩川產品技術和工藝的卓越性能。
4.3.2強大而實用的可編程輸入/輸出功能以及多種通訊接口,即可單獨使用,也可聯機/組網,
進行集中控制和監測;這極大地方便了不同產線、工況或自動化設備的系統集成。
4.4升級與拓展
1)細化產品的專用領域,引入更加精密的控制方法,形成多閉環、高精度的擰緊系統;
2)圖形化、動態化的設定、監視界面,使操作/使用更加直觀、簡潔,一目了然;
3)考慮與我司現有產品工業機器人、工作平臺的聯合搭配,使打螺絲、螺栓擰緊的工序/工藝
更加系統化、集成化,更加精密、穩定、可靠,更富有生產成效性。
參考文獻:
[1]GB/T26547-2011《螺紋緊固件用回轉式工具性能試驗方法》
[2]《螺栓標準扭矩及預緊力速查表》
[3]網絡資料:螺栓的擰緊技術等。
標簽:
上一篇:凱翔負載,發電機組、蓄電池...
下一篇:單電纜伺服反饋:創新的魅力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