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11-05 15:40:55來源:xuliyuan
ATM反盜卡(反盜碼)技術信息使用方案實例
原創:史新華
ATM反盜卡系統概述:
atm自助銀行無人值守,24小時不間斷供應金融服務,其關聯設備與客戶交易過程安全性一直是銀行安全保衛部門顯要工作的一。而隨著金融業atm自動柜員機大量運用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難題,嚴重制約了atm向更深層次更高條件發展。同時也出現了日益增多atm帳務糾紛及atm金融犯罪案件。為了加強銀行所屬ATM機和自助銀行的安全運營和管理,最大限度地節省資源、降低運行和人力管理成本,本著“安全、節約、穩定”的原則,利用遠程網絡通信技術和ATM反盜卡分析技術,建設ATM機/自助銀行本地、遠程智能ATM反盜卡管理系統。
近年來,ATM機/自助銀行犯罪行為層出不窮,犯罪手段具體表現為:ATM機加裝盜碼設備或非法讀卡設備,盜取用戶賬號及密碼等。然而,現有ATM監控手段受網絡帶寬、安防人力等條件的限制,還只能實現事后取證,而無法實時發現可疑行為,并及時報警。
隨著ATM智能反盜卡產品的成熟,銀行安防系統開始從數字化階段向網絡化、智能化發展。ATM機/自助銀行本地、遠程智能反盜卡管理系統就是針對銀行網絡帶寬現狀和ATM/自助銀行安全防范新形勢設計和開發的。該系統通過ATM反盜卡分析產品,自動及時有效地發現異常行為,并產生相應報警。同時系統根據“多監、少傳,有報警上傳、無報警輪巡”的設計思路,僅在前端有報警情況時,才把產生報警的信息上傳到控制中心。其它無報警情況時,可以根據用戶需要選擇輪巡方式上傳報警信息。該方案即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了帶寬,降低了系統使用成本,又能夠節約人力,確保警情及時發現。
本系統既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安全防范作用,充分滿足銀行的各項要求,考慮綜合效益,并且保證系統具備適度超前,同時又能提高管理效率。
ATM監控技術信息使用方案實例全球安防網評論隨著金融行業迅速發展,銀行服務已超越了傳統服務理念,atm自動柜員機在中國各地不斷普及,它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成為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助手,已經完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當中。
南京遠拓科技公司根據多年實踐經驗,怎么保護銀行atm安全運用,減少銀行及客戶糾紛,保護客戶及銀行利益,防范各種針對atm犯罪行為,制定出一個亟待解決方案實例。
能。
atm反盜卡需完成的難題
1.監督atm機插卡口是否工作正常對及提款人是否取幣,atm機吞卡難題,盡量減少銀行及儲戶的間糾紛。
2.由于大部分atm處于無人值守環境,要監督與防止不法的徒惡意破壞非法加裝盜卡裝置,對隨時觸發報警提供有效依據。
3.監控與防止極個別犯罪分子采用高科技手段復制,盜用,偽造儲戶儲蓄卡通過atm盜竊儲戶錢財,對便為事后公安機關取證供應有效依據。
atm反盜卡系統需求研究
由于無人值守自助銀行內主要是atm提款機,而atm機本身構造特殊性
與運用環境對及機器型號參數多樣性,給無人值守自助銀行監控設備選型與安裝提出了特殊條件。而使用環境,監控對象,外部接口等差別,atm反盜卡有著多方面功能特征,同時,我們需相應特殊技術信息來解決方案這些特殊功能。1.atm機本身大多是暴露室外,而且是無人值守,所對條件atm機設計方案是防暴與不可搬運,同樣條件atm反盜卡也具有這些特征。
2.atm機條件24小時供應服務,而且無人值守,所對條件atm反盜卡能夠24小時穩定不間斷工作。
Atm反盜卡工作原理
反盜碼系統由微控制器模塊,激光測距模塊,人體活動監測模塊和物聯網接口電路組成。其中,人體活動監測模塊負責監測ATM機周圍是否有人存在。當ATM機前有人時,該模塊向系統發出暫停掃描指令,此時系統將不再對ATM機進行激光測距;當人離開后,系統立即對ATM機進行檢測。一旦檢測到盜卡設備,系統即刻向監控中心發送報警信號,直到相關工作人員將盜卡設備拆除后才能停止報警,并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此時,反盜碼系統將根據用戶的設置,每隔一段時間對ATM機進行一次監控掃描。
應用示意圖
功能/聯網示意圖
組網示意圖
本產品通過內嵌的物聯網接口接入監控中心。用戶可以使用多個本產品實現監控預警網絡。
功能特點
采用高精度距離檢測方法和智能判斷算法,實現對盜碼設備的實時識別;
檢測精度達到1毫米,能夠長時間高穩態運行;探測距離為0.05-200米,安裝靈活,可以快速大規模部署;每間隔一段時間對ATM機進行一次測距掃描,24小時無間斷監控;在各種氣候條件下均可正常工作;系統可按照預先設定在無人時工作,也可根據要求準實時工作提高自助場所的安全感;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本地或遠程靈活配置相關參數;如有需要,可按需求特別訂
標簽:
上一篇:國內新型閥門電動裝置的市場分析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