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5-11 11:20:45來源:sunjuan
引言:
在新開發的產品中有一個型號為Q7的長條鋁基臺,要在上面加工兩個φ3.7×1.65的平底盲孔,由于要求精度高,批量大,故無法用傳統的鉆模在鉆床上加工,也很難在傳統銑床上面加工,即使能加工效率也很低,并且設備損耗和電力損耗也很大。此工件的加工有著非常廣泛的代表性,生產的很多產品有著類似的要求,為此,我們設計制做了一臺用于此類產品加工的設備——通用型數控鉆銑床。
一、系統概述
控制部分采用PLC,并配以人機界面進行程序參數修改、設定,以及運行狀態顯示監控,可編程設置人機界面的內容。三軸均為全數字交流伺服系統,各軸伺服電機通過連軸器帶動滾珠絲杠,以移動配有直線導軌的工作臺和主軸銑頭,其定位準確,速度快。主軸銑頭由變頻器控制,根據刀具及工件和進給量,來設置主軸合理的轉速,并在程序中設定它的啟動停止。各軸均設二端極限傳感器和原點傳感器,冷卻和潤滑也都有異常檢測,在報警燈和人機界面處顯示報警信息。為便于調試和檢修,各項操作均設手動功能,如手動各軸快慢移動、主軸高低速旋轉、切削液及潤滑開關等。此機床整體雖為半閉環控制,只要選件、裝配、程序編制及操作合理,精度和穩定性還是能滿足使用要求的。
三、軟件設計
開機后先檢測手動開關是否有效,若手動開關有效即利用各手動控制開關執行手動操作的項目。若手動開關無效,則啟動原點復歸程序,各軸進行機床原點復歸,先回Z軸再回其它兩軸,當所有軸都原點復歸成功后才能進行到下一步。若刀具和工裝夾具、工件程序均沒有變動,可復位到加工預備狀態而不進行對刀,若需對刀,則打開對刀開關啟動對刀程序,3軸分別對刀,即找工件原點,利用手動各軸移動開關快慢移動各軸,使工件的三個面分別碰觸低速旋轉的刀具,剛好碰上為止。對好后,按對刀OK確認,再輸入刀補,經過程序處理,即形成工件原點也就是編程0點,編程時根據此0點按照圖紙計算刀具路徑,可使操作者思路清晰,編輯運算簡單。操作者編輯的是用戶程序,可以編輯刀具軌跡,就是各軸移動坐標,還有移動速度、循環加工時的循環次數等。編好程序后或使用當前程序時,即復位到預備狀態:各軸移動到初始位—一個合適的位置,裝卸工件方便、不易碰觸刀具時,裝上工件,按啟動即可開始加工,主軸運轉,冷卻液開,各軸按程序設定坐標移動。當加工結束時,機床復位,即各軸又移動到初始位,主軸停,冷卻關,這時可卸下工件,完成加工過程。
工件的加工流程圖如圖3所示,以Q7產品為例,胎具上一次裝夾15只工件,那么就有30個φ3.7的平底盲孔需要加工,刀具選用φ3.7的2刃鎢鋼立銑刀,鉆削加工,鉆削深度1.65mm。在預備狀態時緊靠工作臺上的定位固定好胎具,按啟動后,主軸旋轉,待主軸即將達到額定轉速時,X、Y軸同時運轉到第一加工工位,也就是第一個孔的X、Y工件坐標值,此時冷卻液打開、Z軸快速下降到加工區,即銑刀端面即將觸及工件加工面,迅速變用緩慢的工進速度開始鉆削加工。當加工深度到達設定深度(1.65mm)時,Z軸帶動銑刀迅速抬起,抬起的高度為銑刀端面水平方向上碰觸不到工件及胎具為準。計數器加1后程序進行比較運算,判斷加工是否完了,如否,則X、Y軸繼續運轉到下一加工工位,再重復Z軸下降加工動作。如加工完了,產量計數器加數、主軸停轉、冷卻液關閉,同時發出5s聲光報訊,用以提醒操作者,各軸移動到初始位:Z軸到上端;X軸到左端;Y軸到外端。卸下胎具后,一個加工周期完成,裝上胎具再按啟動即開始進行下一輪加工。
四、一些著重的電氣措施
1.主回路加裝漏電斷路器,相應回路都安裝合適的斷路器。
2.PLC和伺服系統的電源處都分別加有電源濾波器。
3.各直流繼電器線圈都并接反峰二極管,交流接觸器線圈并接阻容吸收回路。
4.潤滑、主軸冷卻都設液位低報警器。
5.伺服控制線、人機界面通訊線等使用屏蔽線,并遠離電源線。
6.在拖鏈內走線,使用耐折的柔性電纜,并盡量增大拖鏈的彎曲半徑。
7.變頻器與PLC、伺服驅動器等保持一定距離。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