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4-22 17:35:35來源:yangliu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利用可編程控制器(PLC) 實現洪門水電廠溢洪道消力池排水廊道自動抽水,并列出了詳細的流程圖。可供電力系統其他單位進行設備自動化改造時參考。
關鍵詞:PLC 抽水水位 自動控制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自動化技術的提高,工廠自動化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作為一個從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新興的工業控制器,是自動控制、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專門用于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的現場設備。PLC以其體積小、功能齊全,價格低廉,可靠性高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點,在各個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
洪門水電廠是一個投產30多年老電廠,原有的自動化設備無法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溢洪道是水電廠最重要的水工建筑物之一,因此對于該建筑物日常運行維護特別重要,消力池排水廊道自動抽水系統的更新改造正是為了滿足這要求。考慮到水工建筑物自然環境因素,根據可靠性第一,選用性價比較高的產品的原則,我們重點對AB、GE、三菱、OMRON(歐姆龍)、MODICON(莫迪康)、SIEMENS(西門子)等公司的PLC系列產品進行了綜合的比較、選擇,最后選用了三菱公司的產品,這是因為三菱公司產品除具有上述優點外,還具有維護方便及操作簡單直觀易掌握的特點。PLC采用三菱 FX2N-48MR+2A/D+2D/A,主要負責水位的數據采集,控制潛水泵的啟動/停止等。同時選用了一臺三菱5.7寸觸摸屏,主要負責參數顯示和修改參數以及顯示詳細的故障信息等。
2 系統結構
洪門水電廠溢洪道消力池排水廊道排水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①一級堰廊道自動排水系統;②二級堰廊道自動排水系統;③人機對話系統。其中主控制系統安裝在二級堰廊道它由水位變送器、液位開關、可編程控制器、接觸器、控制開關等構成。除具有現地控制功能外,還具有通過遠方的液晶觸摸顯示器完成水位檢測、實時顯示、傳感器整定、實時控制、保護等功能。一級堰廊道只安裝了水位變送器和接觸器等水泵起動設備。液晶觸摸屏也就是人機對話系統安裝在溢洪道維護人員的辦公地點,離主控中心有100米左右。
3 各部分工作元器件特性
3.1 PLC
PLC(FX2N-48MR)是整個控制系統的核心控制部件,其豐富齊備的控制運算指令、優越的性能、現場編程調試的方便已使其成為深受現場技術人員歡迎的控制設備。主要性能指標為:24點輸入/24點繼電器輸出,內置8000步RAM可使用存儲盒,運算速度為1.52цs~數100цs/步(應用指令);其輸出接點的最大負載為80VA或100KW,輸出接點的壽命為20VA/300萬次,35VA/100萬次,80VA/20萬次。
3.2 2A/D及2D/A
FX2N-2A/D轉換模塊用于接收水位變送器輸出的4~20 mA電流信號,并將其變為PLC程序可用的十進制數。(即將模擬量轉換成數值量)FX2N-2D/A轉換模塊用于將PLC運算得到的控制量數值轉換為-10V~+10V電壓信號,通過RS485或RS422接口連接將電流模擬量信號輸入到遠方監控系統。
5.3 人機界面設計
在人機界面中,設計了16幅畫面,包括狀態信息,故障信息,參數設置,修改密碼,系統維護等。狀態信息包括一、二級堰廊道水位顯示以及二級堰廊道1#潛水泵、2#潛水泵、一級堰廊道水泵的工作狀態;故障信息顯示水泵、電源、熱繼、水位超限等設備或信號的故障時間;參數修改包括壓水位的整定值設置,水位的輸入、輸出值整定設置以及主/備。觸摸屏的畫面如圖所示:
6 結束語
洪門水電廠溢洪道消力池排水廊道自動抽水系統是在總結可編程技術在該廠機組調速器壓油罐油壓和油位自動控制系統的基礎上,自主設計安裝、調戲而成功的一個項目。溢洪道消力池排水廊道自動抽水系統獲得當年該廠“合理化建議”一等獎。。本系統從2003年改造至今正常運行兩年,沒有發現大問題,本系統設計合理、先進,運行安全、可靠,維護方便,操作簡便直觀,。其次,由于PLC功能齊全,可靠耐用,指令簡潔,其觸摸屏與PLC有很好的通用性,可通過觸摸屏監視并修改、優化程序,鍛煉了該廠職工隊伍,使電氣維護人員基本掌握了PLC的原理及自動控制系統的軟、硬件設計及制作的技術,提高了職工的技術水平。而且,為洪門水電廠設備自動化改造及維護節省了不少資金。
作者簡介:
江洪(1969——-),男,工程師,現從事水電廠發電機組電氣安裝及日常維護工作。
標簽:
上一篇:無線傳感器在電力系統的應用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