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濟南卷煙廠制絲車間建立完整的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的控制,通過過程數據質量控制,保證最終產品質量。并由此引申到績效考核,以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數據作為考核的依據,摒棄人為的主觀因素,做到考核的科學、合理。
關鍵詞:數據質量控制;數據查詢;過程控制;績效考核;控制偏差
1.引言
長期以來煙草行業特別是制絲生產,一直沿用傳統的檢驗方法,即隨機取樣,該方法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它是一種較為籠統的方法,有時與真正的產品質量相去甚遠。“憑手感”“憑直覺”“想當然”是長期以來盛行于煙草行業的另一種判斷產品質量的重要的方法。由于這種經驗方法太主觀,從而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波動大。數據質量控制是把生產流程的各個細節作為對象,以計算機采集數據為依據,建立一套數字描述體系,即用數字描繪我們關鍵環節的關鍵質量情況。通過控制關鍵環節的質量穩定性達到最終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同時,數據質量控制為績效考核提供更科學的依據。傳統的績效考核以質檢人員的檢驗結果為依據,由于質檢人員有時在工作中可能投入太多的個人偏見亦或由于質檢人員的業務水平等的差異,造成“人工(造)數據”的嫌疑,從而大大影響了考核的公平性、權威性。數據質量控制則以計算機數據采集為依據,它是生產過程各個環節質量情況最忠實地記錄,以此為依據必然會讓人心服口服,從而大大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系統實現的基礎
濟南卷煙廠制絲車間已經建立起完整的工控網絡,整個網絡分為兩層——控制層和信息層。控制層采用Profibus,連接現場控制PLC和檢測儀器、執行元件,完成檢測信息采集和控制指令發送的功能;信息層采用Ethernet連接現場控制PLC、現場人機界面和上位機,完成實時采集生產工藝數據和下傳控制命令的功能。穩定可靠的工控網絡保證了從上位機到生產現場的PLC,再到工藝數據采集點的檢測儀器,信息暢通無阻,上位機能夠實時記錄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指標,為數據質量考核提供了條件。但是,所有的檢測儀器都存在誤差,所以,上位機記錄的只是檢測儀器反映的值,它們與物料的真實指標不完全相同,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align=center]

網絡結構示意圖[/align]
3.消除檢測儀器偏差的影響
制絲生產過程中用到的檢測儀器主要包括水份儀和測溫儀,影響其測量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儀器本身性能的衰退;環境溫度、濕度、光線的變化;煙葉/煙絲的不同等級、不同顏色的變化等。由于上述原因,監測誤差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儀器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不會完全相等。現在我們轉變觀念,承認檢測誤差的存在,只要求檢測儀器能夠動態的反映物料指標的變化,然后人工輸入生產工藝指標指導值,來引導生產,保障過程在制品的質量。
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我們把指導值分為兩部分:設定值和浮動值。設定值主要考慮工藝標準、生產環境變化等的影響;浮動值主要考慮監測儀器本身的偏差和對不同煙葉/煙絲品牌等級的測量偏差。前者比較穩定,后者變化頻繁。這兩部分之和就是檢測儀器所顯示的值,生產人員只需按照這一數值來指導生產就可以保證產品質量。
要完成這項功能有兩個關鍵,一是保證設定數據的合理性,二是數據的輸入和控制。對于前者,以兩方面來保證,一是人員保證,負責設定數據的是車間的工藝質檢人員,他們熟悉工藝要求,有豐富的檢驗經驗,對各種在制品的指標值有特殊的敏感性,他們的職責由過去的檢驗把關,轉變為現在的指導生產,以過程控制保證生產質量;二是生產過程中的抽樣檢驗,對檢驗儀器性能進行校驗,從而不斷修正設定值,保證設定數據的合理性。對于后者,我們采用工控軟件Intouch編寫“工藝過程執行表”,完成數據輸入、結果運算、生產控制等功能。在每一批物料生產前,首先由質檢員填寫“工藝過程執行表”,填寫完成后,由監控機作出判斷,如果符合要求,則向現場控制PLC發送允許開車信號,并將數據寫入數據庫;否則,監控機發送禁止開車信號。為了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在設定值的基礎上,添加預設值功能,這樣能夠在一批物料生產結束前,提前設置下一批物料的指導值,在生產批次更換時,監控機自動將預設值導入到設定值,來指導本批次物料的生產。
[align=center]

工藝過程執行表[/align]
4.數據質量考核
既然指導數據用于指導生產,就是生產控制的最終目標,所以,衡量一個崗位生產控制能力高低的標準,就是生產指標瞬時值圍繞指導值波動的大小,據此,引入控制指標偏差的概念,作為考核的依據。
控制指標偏差就是在生產控制過程中,由現場檢測儀器在特定時間隔對某一生產指標進行周期性的采樣,在一個考核期間所采集的一組實際數據與控制目標值相比較,其偏差的大小就是控制指標偏差。控制指標偏差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 δ[sub]x[/sub]是控制指標偏差
x[sub]i[/sub]是第i個采樣時的實際值
x[sub]b[/sub]是工藝指標控制設定值
x[sub]f[/sub]是工藝指標控制浮動值
n是總的采樣個數
制定了考核標準后,剩下的就是如何實現的問題。總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數據采集
這部分功能主要由監控機完成,當監控機檢測到現場生產設備生產過料的信號后,開始采集記錄由現場檢測儀器檢測并由PLC發送的工藝數據,然后按批次、分崗位的寫入數據庫,直至一個考核批次生產結束。
第二、數據分析
這部分功能由服務器完成,當一個考核批次生產結束后,服務器接收到結束信號,然后對該組數據進行分析,按照設定條件,剔除異常數據,計算出各項工藝控制偏差,生成相應的報表。
第三、結果反饋
這部分功能通過兩個途徑實現,一是由監控機讀取數據庫中最新五個考核批次的考核數據,然后發送到生產現場的相應顯示屏,使相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本崗位的工藝指標完成情況,便于分析調整,不斷提高。另一個途徑是管理機直接讀取數據庫中的數據,生成相應的日報表和月報表,然后發送給統計員打印公示,作為考核的依據。
[align=center]

工藝指標控制偏差實時公示[/align]
5.數據分析推廣應用
在數據采集和數據考核的過程中,數據庫中存儲了大量的數據,這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可以得出幾方面的結論:
首先,通過分析同崗位不同人員的控制數據,可以使他們找到差距,分析各種操作方法的優劣,最終能夠找到最佳的操作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勞動技能,保證產品質量的持續提高。
其次,把過程控制指標與設備的各項性能參數放在一起對比分析,可以及時發現生產設備的性能缺陷,以便及時維修或改進,從而提高設備性能,保證產品質量。
第三,對于出現的問題,可通過查詢歷史數據追溯到每一個生產環節,使解決問題更加方便、快捷、科學。
為了便于對這些歷史數據進行科學的查詢、分析,我們編寫了歷史數據查詢程序。整套程序分為兩部分:數據表格查詢和趨勢圖查詢。對于前一部分,我們利用VB編寫,完成從數據庫提取數據報表的功能;對于后一部分,我們利用Intouch的歷史數據來顯示查詢批次的歷史趨勢圖。通過它們之間的參數傳遞及相互調用,實現數據表格與歷史趨勢圖的相互對應。
[align=center]

歷史數據查詢表

歷史趨勢圖[/align]
6.結束語
數據質量控制則是一種與經驗質量控制所不同的更科學、更精細的質量控制方法。它是把生產流程的各個細節作為研究對象,以計算機數據采集為依據,建立一套數字描述體系,即用數字描繪生產流程中關鍵環節的關鍵質量情況。通過控制關鍵環節的質量穩定性達到最終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優質性。同時通過對歷史質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挖掘,必然會從這些數據中發現問題,并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最終達到“節約、降耗、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
創新點:用數字描繪生產流程中關鍵環節的關鍵質量情況。通過控制關鍵環節的質量穩定性達到最終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優質性。
參考文獻:
1. 黃宣康; 邱龍英.《實行標準偏差和平均值考核管理方法提高濾棒、煙支加工質量》. 煙草科技,2003,1002-0861,No.2,p.5-7
2. 康軍; 戴冠中《基于Internet的工業以太網遠程監控系統設計》第15屆中國過程控制會議論文集,2004,p.287-289
3. 張桂珍,淺談數據挖掘的重要性,第十四屆全國管理信息系統學術年會,1999,P.367-371
4. 張向東,煙草企業工序質量信息系統及控制方法研究,2003
5. 羅智佳等.基于以太網的分布式數據采集監控系統的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06.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