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控制器由于主要用來實現控制要求,而人機交互設計則比較簡單。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控制器配合人機界面,使其圖文并茂,更加人性化。本文介紹了用LEODO人機界面改造晶體生長控制器的經驗和方法。
關鍵詞:硅單晶 光環法 PID控制 LEODO人機界面
一、引言
自從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William Shockely等人發明了晶體管,幾十年來,硅智能技術加快了人類探索世界的步伐。不僅全球電子業制造半導體芯片都是采用硅晶體材料,就連現在應用越來越成熟的太陽能技術也離不開硅單晶體。單晶硅的制作普遍采用提拉法,該法可以生長出比較均勻、無缺陷的硅單晶體。目前,利用提拉法可以生長出直徑約為150毫米的優質硅單晶。
硅單晶體毛胚
由于硅單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銷售旺盛,硅單晶生產廠家不斷壯大,對國產軟軸硅單晶爐的需求猛增。本文主要是介紹人機界面在這種軟軸單晶硅爐系統中的應用。
二、 系統配置圖
此系統由工作站服務器、LEODO人機界面、晶體生長控制器和軟軸單晶硅爐構成。這種分散控制方式具有高可靠性,而且每部分可以獨立設計、開發和測試。以前的方式是晶體生長控制器自己帶有小的顯示屏和RS485通信接口,由于顯示屏的視角很窄,遠距離看不清楚,而且RS485通信方式需要單獨布線,不太方便,很多用戶對此提出要求。還有一種方式是用工控機替代以單片機為主的晶體控制器,工控機處理速度快,功能強大,能實現更復雜的控制,可是如果采用VxWork這種高可靠性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比較昂貴,而Windows 2000操作系統無法保證這種高可靠性。由于接口板卡引入的干擾也容易導致出現故障,所以可靠性是這種方案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 系統特點
1、人機界面
LEODO人機界面產品是由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WinCE.net操作系統和ET組態軟件構成了新穎的人機界面產品。該產品適用于工業現場環境,安全可靠,可以廣泛地應用于生產過程設備的操作和數據顯示,與傳統的人機界面相比具有信息處理和網絡功能的特點。用戶可以采用隨機提供的組態軟件,也可以運行第三方的組態軟件。對OEM用戶提供Windows CE.net 4.1 SDK、EVC++4.0開發環境。向下可以連接符合RS232/422/485標準通信接口的PLC、變頻器、智能儀表、智能模塊等控制裝置,可以完成生產過程數據采集、數據存儲和畫面顯示操作;向上有面向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的Ethernet網絡接口可以完成數據傳輸。
2、晶體生長控制器
晶體生長控制器采用80C19KC單片機,AT29C256(32K)FLASH ROM等高品質進口元器件、接插件,加入各種容錯和數據安全保護措施;采用全隔離的輸入/輸出接口,系統安全可靠。晶體生長控制器是集晶體直徑控制、過程溫校控制、堝轉控制、收尾控制、晶體長度計算、晶體重量計算為一體的多功能控制儀器。
控制原理:在晶體生長過程中,晶體的直徑主要受晶升速度和熔體溫度的變化而變大或變小,當晶升速度增大時,晶體直徑變小,反之當晶升速度減小時,晶體直徑變大。當熔體溫度升高時,晶體直徑變小,反之當熔體溫度下降時,晶體直徑變大,因此,晶體直徑的控制是通過控制晶升速度和加熱器溫度而實現的。
3、軟軸單晶硅爐
適用于硅半導體材料無錯位直拉生長
主要技術指標:
主爐室:620mm,700mm,800mm
加熱方式:惰性氣體環境中,石墨電阻加熱器
籽晶轉速范圍:2-50R/min
籽晶拉速范圍:0.2-8mm/min
坩堝轉速范圍:1-30R/min
坩堝升速范圍:0.02-1mm/min
四、畫面功能介紹
LEODO人機界面帶有WINCE模擬器,軟件測試方便,能實現自己定制的功能。還可以和ET組態軟件相互調用,既能控制PLC也能控制生長控制器,兩部分可分開開發測試,開發周期短。本軟件把鍵盤和指示燈做成虛擬式的,集成在軟件當中,這樣控制器可以專注于控制功能的實現,使控制系統更加穩定。而實時數據的存儲功能,更便于用戶日后分析統計。
五、應用體會和經驗
這種方式適用于多種現場控制方案,即提高了控制器的可靠性,又給用戶一個友好界面。各部分分開設計測試,縮短了開發周期,升級換代方便。人機界面接口豐富,可以實現客戶的多種要求。以太網接口可以充分利用客戶原有的設備資源,上位機只實現查詢、顯示和統計等非影響控制的功能,保證了控制系統不受病毒和黑客等惡性程序的干擾,使客戶的生產系統和企業管理系統更好的融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