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工作典型安全措施票的制定和應用
時間:2008-03-19 13:35:00來源:hanjuan
導語:?繼電保護工作典型安全措施票在現場工作中作為一種標準票格式得到廣泛應用,并且效果良好
繼電保護工作中安全措施是確保人身安全和工作質量的重要環節,通常,在現場開工后由工作負責人負責填寫安全措施票,然后由班長或技術人員審核后現場執行。當現場任務繁重、時間特別緊的情況下,保護安全措施票的填寫和審核可能出現考慮不周或發生遺漏的情況。另外,工作負責人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工作狀態對安全措施質量的影響也很大,同種性質的安全措施不同的工作負責人做法可能會有很大差異。為了提高安全措施質量,規范繼電保護安全措施票的格式和填寫,力求在安全措施操作中人為因素對安全造成的隱患降至最低,巢湖供電公司制定了繼電保護工作典型安全措施票。下面對具體執行情況作一介紹:
1 典型安全措施票的類型及格式
繼電保護典型安全措施票按工作性質劃分可分為:保護裝置全(部)檢、保護裝置更換、帶負荷測向量、高頻通道測試、保護裝置巡檢等;按設備類型劃分可分為:母差保護、變壓器保護、線路保護、故障錄波裝置、低周減載裝置、遠方解列裝置等;按電壓等級劃分可分為:330~500kV、220kV、110kV、35kV、10kV保護等。按以上三種類型劃分后,同一型號設備同種工作性質的工作就可納入同一種典型安全措施票,下面以“220kV主變PST-1200保護裝置全(部)檢工作典型安全措施票”為例:
安全措施票的格式可參照新《安規》(電氣)附錄8《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的格式稍作修改,增加復查人簽名一欄,當監護人和執行人在執行和恢復安全措施后,由第三人作重復檢查,并簽名確認。
2 典型安全措施票的內容及執行程序
2.1典型措施票的基本內容包括:
(1)用表格形式記錄工作前的壓板、空氣開關、切換開關、電流切換端子等的原始狀態。
(2)打開相應的出口及聯跳壓板并做好相應的防止壓板誤出口的措施。
(3)短接、斷開相應的交流電流、電壓回路。
(4)斷開相應的直流操作回路端子或空氣開關。
(5)斷開相應的信號回路端子或空氣開關。
(6)聯鎖線、聯鎖開關以及與相鄰設備關聯回路的斷開或相應措施。
2.2典型措施票的執行程序:
(1)工作票開工,工作許可人交代帶電部位和現場安全措施。
(2)工作負責人根據現場實際運行情況修改、補充典型安全措施票內容,安全措施要核對到具體的端子號。
(3)安全票須經班長或技術人員審核后執行,執行前工作負責人向工作班成員交代工作任務和危險點,并交代清楚安全措施。
(4)監護人由技術水平較高及有經驗的人擔任,執行人、恢復人由工作班成員擔任,按措施票的順序進行,逐項打“√”。
(5)安全措施執行后,經第三人復查后開始本次工作的試驗項目。
(6)試驗工作結束后,方法同上,所有措施恢復到開工前狀態,并作復查。
3 典型安全措施票的應用情況
3.1完善了標準化作業體系
繼電保護典型安全措施票將現場安全措施的控制與預防納入了標準化作業體系,完善了標準化作業系統,將在作業中人為因素對安全造成的隱患降至最低,此舉在安徽電力系統屬首創。
3.2安全效益顯著
在典型安全措施票的編制過程中,保護人員熟悉了保護圖紙和相應回路,在執行過程中,我們還同時編制了二次安全措施操作監護制度,提高了保護人員的安全意識,控制了習慣性違章的發生。
3.3提高了工作效率
應用典型措施票,節省了填寫措施票的時間,提高了填寫措施票的質量,從而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4 注意事項
4.1忌拿來就用
典型安全措施票就如同運行單位的典型操作票一樣,只是提供一個借鑒和參考作用,實際的工作還是要根據現場的不同狀況對典型措施票進行修改和補充,安全措施一定要標明到具體的端子號。 來源:輸配電設備網
4.2忌執行過程中的人為變動
措施票經過審核后,在執行過程中,執行人就要嚴格按照措施順序一條條執行下去,監護人也要嚴格遵守操作監護制度,監督執行人的操作步驟,絕對不允許執行過程中對安全措施的變動。如遇到現場條件不允許措施繼續執行下去等特殊情況,應立即停止工作,待工作負責人重新修改安全措施票并經審核后,再重新開始執行余下的措施。
4.3忌復查工作走過場
執行人和監護人操作結束后,復查人一定要擔負起職責,認真做好復查工作,復查工作不能形式化,以保證安全措施的可靠性。
總結,繼電保護工作典型安全措施票在現場工作中作為一種標準票格式得到廣泛應用,并且效果良好,推廣使用這種安全措施票可為電力現場工作中提供一種新的作業方式,望廣大讀者一起共勉。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