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人妻水多爽中文字幕,国产精品鲁鲁鲁,隔壁的少妇2做爰韩国电影,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技術頻道

娓娓工業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傳動網 > 技術頻道 > 技術百科 > 嵌入式系統中的低功耗設計

嵌入式系統中的低功耗設計

時間:2007-12-12 10:22:00來源:zhaohy

導語:?嵌入式系統廣泛應用于便攜式和移動性較強的產品中去,而這些產品不是一直都有充足的電源供應, 往往是靠電池來供電,所以設計人員從每一個細節來考慮降低功率消耗
前言: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已經成為電子信息產業中最具增長力的一個分支。隨著手機、PDA、GPS、機頂盒等新興產品的大量應用,嵌入式系統的市場正在以每年30% 的速度遞增(IDC預測),嵌入式系統的設計也成為軟硬件工程師越來越關心的話題。 在嵌入式系統的設計中,低功耗設計(Low-Power Design)是許多設計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其原因在于嵌入式系統被廣泛應用于便攜式和移動性較強的產品中去,而這些產品不是一直都有充足的電源供應, 往往是靠電池來供電,所以設計人員從每一個細節來考慮降低功率消耗,從而盡可能地延長電池使用時間。事實上,從全局來考慮低功耗設計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 迫切的問題。 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考慮低功耗設計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考慮: 處理器的選擇 接口驅動電路設計 動態電源管理 電源供給電路的選擇 下面我們分別進行討論: 一、處理器的選擇 我們對一個嵌入式系統的選型往往是從其CPU和操作系統(OS)開始的,一旦 這兩者選定,整個大的系統框架便選定了。我們在選擇一個CPU的時候,一般更注意其性能的優劣(比如時鐘頻率等)及所提供的接口和功能的多少,往往忽視其 功耗特性。但是因為CPU是嵌入式系統功率消耗的主要來源——-對于手持設備來講,它幾乎占據了除顯示屏以外的整個系統功耗的一半以上(視系統具體情況而 定),所以選擇合適的CPU對于最后的系統功耗大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是在CPU的性能(Performance)和功耗 (Power Consumption)方面進行比較和選擇。通常可以采用每執行1M次指令所消耗的能量來進行衡量,即Watt/MIPS。但是,這僅僅是一個參考指 標,實際上各個CPU的體系結構相差很大,衡量性能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分析一些細節。 我們把CPU的功率消耗分為兩大部分:內核消耗功率PCORE和外部接口 控制器消耗功率PI/O,總的功率等于兩者之和,即P=PCORE+PI/O。對于PCORE,關鍵在于其供電電壓和時鐘頻率的高低;對于PI/O來講, 除了留意各個專門I/O控制器的功耗外,還必須關注地址和數據總線寬度。下面對兩者分別進行討論: 1、CPU供電電壓和時鐘頻率 我們知道,在數字集成電路設計中,CMOS電路的靜態功耗很低,與其動態功耗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故暫不考慮。其動態功耗計算公式為:Pd=CTV2f 式中,Pd——-CMOS芯片的動態功耗 CT————CMOS芯片的負載電容 V————CMOS芯片的工作電壓 f————-CMOS芯片的工作頻率 由上式可知,CMOS電路中的功率消耗是與電路的開關頻率呈線性關系,與供電 電壓呈二次平方關系。對于一顆CPU來講,Vcore電壓越高,時鐘頻率越快,則功率消耗越大。所以,在能夠滿足功能正常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低電壓工作 的CPU能夠在總體功耗方面得到較好的效果。對于已經選定的CPU來講,降低供電電壓和工作頻率,也是一條節省功率的可行之路。 2、總線寬度 我們還經常陷入一個誤區,即:CPU外部總線寬度越寬越好。如果我們僅僅從數據傳輸速度上來講,也許這個觀點是對的,但如果在一個對功耗相當敏感的設計來說,這個觀點就不一定正確了。 同樣引用公式Pd=CTV2f ,對于每一條線(地址等數據線)而言,都會面臨這樣的功率消耗,顯而易見,當總線寬度越寬的時候,功耗自然越大。每條線路的容性負載都不太一樣,但一般都 在4~12PF之間。我們來看下面一個例子:一片1Mbit Flash通過8bit和16bit的 總線與CPU相連,總線頻率為4MHZ ,總線電壓為3.3V。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IMG=總線寬度結果]/uploadpic/THESIS/2007/12/2007121210535581108V.jpg[/IMG]
由上可見,采用16-bit總線和采用8-bit總線會有3.7mw的功耗差異。 當然,如果需要大量頻繁地存取數據的場合下,用8-bit總線不見得會經濟,因為增加了讀寫周期。 另外,從上面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如果CPU采用內置Flash的方式,也可大大地降低系統功率消耗。 二、接口驅動電路的低功耗設計 接口電路的低功耗設計,往往是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里,我們除了考慮選用靜態電流較低的外圍芯片外,還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的選取 對懸空腳的處理 Buffer的必要性 通常我們習慣隨意地確定一個 上拉電阻值,而沒有經過仔細地計算。現在我們來簡單計算一下,如果在一個3.3V的系統里用4.7KΩ為上拉電阻,當輸出為低的時候,每只腳 上的電流消耗就為0.7mA,如果有10個這樣的信號腳時,就會有7mA電流消耗在這上面。所以我們應該在考慮在能夠正常驅動后級的情況下(即考慮IC的 VIH或VIL),盡可能選取更大的阻值。現在很多應用設計中的上拉電阻值甚至高達幾百KΩ。另外,當一個信號在多數情況下時為低的時候,我 們也可以考慮用下拉電阻以節省功率。 CMOS器件的懸空腳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CMOS懸空的輸入端的輸入阻抗 極高,很可能感應一些電荷導致器件被高壓擊穿,而且還會導致輸入端信號電平隨機變化,導致CPU在休眠時不斷地被喚醒,從而無法進入休眠狀態或其他莫名其 妙的故障,所以正確的方法是將未使用到的輸入端接到VCC或地。 Buffer有很多功能,如電平轉換,增加驅動能力,數據傳輸的方向控制 等等,但如果僅僅基于驅動能力的考慮增加Buffer的話,我們就應該慎重考慮了,因為過驅動會導致更多的能量被白白浪費掉。所以我們應該仔細檢查芯片的 最大輸出電流IOH和IOL是否足以驅動下級IC,如果可以通過選取合適的前后級芯片來避免Buffer的使用,對于能量來講是一個很大的節約。 三、動態電源管理(DPM) 所謂動態的電源管理就是在系統運行期間通過對系統的時鐘或電壓的動態控制來達到節省功率的目的,這種動態控制是與系統的運行狀態密切相關的,這個工作往往通過軟件來實現。 1、選取不同工作模式 如前所述,系統時鐘對于功耗大小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所以我們除了著重于滿足性 能的需求外,還必須考慮如何動態地設置時鐘來達到功率的最大程度節約。CPU內部的各種頻率都是通過外部晶振頻率經由內部鎖相環(PLL)倍頻式后產生 的。于是,是否可以通過內部寄存器設置各種工作頻率的高低成為控制功耗的一個關鍵因素。現在很多CPU都有多種工作模式,我們可以通過控制CPU進入不同 的模式來達到省電的目的。 我們以SAMSUNG S3C2410X (32bit ARM 920T內核)為例,它提供了四種工作模式:正常模式、空閑模式、休眠模式、關機模式,各種模式的功耗如下:
[IMG=模式的功耗]/uploadpic/THESIS/2007/12/2007121210540168737Z.jpg[/IMG]
由上圖可見,CPU在全速運行的時候比在空閑或者休眠的時候消耗的功率大得 多。省電的原則就是讓正常運行模式遠比空閑、休眠模式少占用時間。在類似PDA的設備中,系統在全速運行的時候遠比空閑的時候少,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使 CPU盡可能工作在空閑狀態,然后通過相應的中斷喚醒CPU,恢復到正常工作模式,處理響應的事件,然后再進入空閑模式。 2、關閉不需要的外設控制器 一般來講,CPU都提供各種各樣的接口控制器,如I2C、I2S、LCD、 Flash、Timer、UART、SPI、USB等等,但這些控制器在一個設計里一般不會全部都用到,所以我們對于這些不用的控制器往往任其處于各種狀 態而不用花心思去管。但是,當你想盡可能節省功耗的情況下,則必須關注它們的狀態,因為如果不將其關閉,即使它們沒有處于工作狀態,但是仍然會消耗電流。 仍以S3C2410X來講:
[IMG=S3C2410X接口控制器]/uploadpic/THESIS/2007/12/2007121210540698115A.jpg[/IMG]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通過設置寄存器我們可以有選擇地關閉不需要的功能模塊, 以達到節省電的目的,比如在我們的實際應用中,ADC、I2C、I2S和SPI都沒有用到,通過CLKCON寄存器的設置,我們可以節省2mA的電流。當 然,也可以動態關閉一些仍然需要的外設控制器來進一步節省能量。如在空閑模式下,CPU 內核停止運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關閉一些其他的外設控制器,如USB,SDI,FLASH等,只要保證喚醒CPU的I/O控制器正常工作即可,如通過 UART喚醒,則UART控制器不能被關閉。等到CPU被喚醒后,再將USB、SDI、Flash等控制器再打開。 上面兩種方式只是動態電源管理的最為簡單的實現。在這兩種方式中,一種是 通過改變了系統的時鐘頻率,另一種是通過控制外設控制器的開關來達到節約能量的目的。在最近的研究中,已經有人把目光投入到了同時動態改變處理器的電壓和 頻率來進一步節省功率,如IBM和MontaVista合作進行的嵌入式系統的動態電源管理的研究。這是一個更為復雜、也更為系統的工程,它涉及了從硬件 到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層的有關內容。 四、電源供給電路 在數字電路設計中,工程師往往習慣于采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完成電源的設計,但在對功耗要求嚴格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對采用何種電壓變換結構仔細考慮一番再做決定。 通常來講,我們有以下幾種進行電壓轉換的方式: 線性穩壓(Linear Regulator) DC to DC LDO(Low Drop-Out) 其中LDO本質上還是一種線性穩壓,主要用于壓差較小的場合。所以我們將其合并為線性穩壓來談。 對于線性穩壓來說,其特點時電路結構簡單,所需元件數量少,輸入和輸出壓差可以很大,但其致命弱點就是效率低,功耗高。其效率η完全取決于輸出電壓大小。下圖是線性穩壓器LM7805的輸出電流大小相對壓差的曲線圖。
[IMG=LM7805的輸出電流大小相對壓差的曲線圖]/uploadpic/THESIS/2007/12/20071212105421603223.JPG[/IMG]
由圖中可見,壓差越大,可提供的最大輸出電流越小。假設采用LM7805,輸 入12V,輸出電壓為5V,壓差為7V, 輸出的電流為1A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計算出消費在線性穩壓器上的功率為P=ΔV*IOUT=7*1=7w,效率僅為η= 5×1/(5*1+7*1)=41.7%,由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有一大半功率消耗在IC本身上。 DC to DC電路的特點是效率高,升降壓靈活,但缺點時電路相對復雜,干擾較大。一般常見的由Boost和Buck兩種電路,前者用于升壓,后者用于降壓,示意圖如下:
[IMG=示意圖]/uploadpic/THESIS/2007/12/2007121210542629703L.jpg[/IMG]
這兩種電路的核心是通過MOS管的開關來控制電感和電容間的能量轉換。調節MOS管柵極脈沖信號的占空比可以控制MOS管的導通和關閉,從而改變輸出電壓的高低。 下圖是一個從12V轉換到5V的DC to DC電路圖,其控制IC采用國家半導體(NS)的LM2596,實際是采用Buck電路,其MOSFET和相關的控制電路位于芯片內部,其轉換效率圖如下:
[IMG=轉換效率圖]/uploadpic/THESIS/2007/12/2007121211090869197J.jpg[/IMG]
由轉換效率圖可見,當輸入為12v,輸出為5v時,轉換效率約為82%,為線 性穩壓器轉換效率的一倍。LM2596的開關頻率為固定的130KHZ,如果我們提升器件的開關頻率,如采用NS的LM2676時(260KHZ開關頻 率),在同樣的應用條件下,效率可達88%以上。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見,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DC-DC的電壓轉換線路,可以有效地節約能量,降低整機功耗。

標簽:

點贊

分享到:

上一篇:嵌入式數字視頻播放系統軟件...

下一篇:微能WIN-V63矢量控制變頻器在...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網站簡介|會員服務|聯系方式|幫助信息|版權信息|網站地圖|友情鏈接|法律支持|意見反饋|sitemap

傳動網-工業自動化與智能制造的全媒體“互聯網+”創新服務平臺

網站客服服務咨詢采購咨詢媒體合作

Chuandong.com Copyright ?2005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奧美大唐廣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 14004826號 | 營業執照證書 |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成安县| 霸州市| 蒙自县| 全椒县| 瑞金市| 金秀| 嘉祥县| 白玉县| 林西县| 寿宁县| 确山县| 石首市| 华坪县| 南宫市| 古田县| 伊春市| 浑源县| 万荣县| 色达县| 五常市| 西丰县| 库伦旗| 清远市| 玉屏| 江安县| 台东县| 娄烦县| 苍南县| 小金县| 绥江县| 万宁市| 页游| 塔城市| 宜兴市| 亚东县| 凤城市| 咸阳市| 资源县| 鲁甸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