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介紹了鐵礦濕式永磁輥式強磁磁選方法選礦基礎上,詳細闡述了精礦池渣漿泵恒流量限液味變頻控制系統的原理和構成。
一、概述
某鐵礦公司采用濕式永磁輥式強磁磁選方法選礦,選礦原理為:礦漿從上部給礦箱,流入轉動的磁輥,帶磁性的微小礦粒馬上被強磁場吸附在磁輥的外表面,并隨著旋轉的磁輥被帶入上部的卸礦區,此區域高壓水柱直接噴向磁輥的外表面,在高壓水的沖洗下,吸附在磁輥表面的磁性精礦被沖落掉入精礦槽,隨水流帶入精礦池內成為精粉,而雜石和泥土等脈石微粒和第一磁輥沒有被吸附的弱磁性礦粒隨漿液直接流入下道磁輥再次進行掃選,磁選富集后的精礦被排入精礦池,礦漿經過多次掃選分離后的精礦被全部排入精礦池,而品位極低的尾礦漿被排入尾礦池。原礦漿連續不斷的流入濕式永磁輥式強磁磁選設備,經過多次掃選精礦和尾礦源源不斷地被分別導入精礦池和尾礦池,使選礦過程連續不間斷地進行。經過濕式永磁輥式強磁磁選設備掃選后的精礦粉比原礦可以提高品位20度以上,尾礦中基本上沒有磁性礦物,濕式選礦方法的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和值得推廣的。
精礦漿流入精礦池通過渣漿泵抽入下級工序提煉精礦粉成為重要的工藝工序環節。
二、系統工藝流程
由于礦源存在一定的不均勻性、采礦和選礦設備的高損耗性,造成原漿供應量是變化的,所以精礦漿也是變化的,而精礦池一旦建成的容積是固定的,將精礦漿輸送走的渣漿泵的最大輸出流量也是固定的,如果渣將泵選型小了,在需求選礦最大能力的時候就會造成漫漿,所以渣漿泵的選型一般按照選礦的最大生產量設計的;這樣在精礦漿流量小的時候就會造成渣將泵空泵運行,人工的進行補水會滯后流量的變化;而且渣漿泵始終在工頻狀況下運行,渣漿泵的磨損會非常大,平均3-6個月,泵體就要進行更換。同時后級工序希望精礦漿的供應流量越穩定越好。
這樣,對渣漿泵采用變頻控制方法是目前最優化的選擇。
系統工藝原理圖如下:
[align=center]

圖1 系統工藝原理圖[/align]
三、系統控制方案
[align=center]

圖2 系統電氣原理圖[/align]
系統采用變頻器、PLC、觸摸屏等先進的自動化控制設備,來實現精礦漿恒流量控制,一用一備渣漿泵保證系統可靠運行。
系統有全自動、半自動和手動三種控制模式,通過現場操作箱上的旋鈕進行轉換。
手動模式就是渣漿泵由工頻柜控制,星角啟動,工頻運行,不調節轉速,手動補水。
半自動模式就是渣漿泵由工頻柜控制,星角啟動,工頻運行,不調節轉速,超聲波液位計檢測精礦池液位,根據精礦池的液位變化,由PLC輸出補水信號,控制補水量的大小,使精礦池的液位不低于標定的下限水位。
全自動模式就是渣漿泵由變頻柜控制,變頻軟啟動,變頻運行,根據流量傳感器檢測的流量信號,PLC內部的PID模塊控制PLC的輸出,調節渣漿泵的轉速,達到流量恒定的目的;根據精礦池的液位變化,由PLC輸出補水信號,控制補水量的大小,使精礦池的液位不低于標定的下限水位。
四、PLC流程圖
五、系統總結
實踐證明:精礦池渣漿泵恒流量限液位變頻調速方案能夠很好的滿足鐵礦生產過程中的控制要求。由于采用了高性能變頻器,系統具有起動轉矩大、過載能力強、動態響應快、流量恒定等特點。為鐵礦生產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降低了能耗、延長了渣漿泵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效率、為用戶節省更多地成本、在選礦行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