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70年代初至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核電逐漸發展壯大,并踐行了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的自主化過程。眼下,伴隨全球核電技術革新進程的加快,我國正搶抓時機,進行著從二代改進型技術到三代技術的優化升級,為實現核電的安全高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國內幾種自主三代機型正摩拳擦掌,準備一試身手。
如果說二代及二代改進型技術為中國核電的發展打下了穩固堅實的基礎,那么自主三代技術的開發應用將使中國在新一輪的世界核電技術升級中實現趕超和飛躍。與此同時,國內核電市場的三代機型競爭大幕也逐漸拉開。
自主三代應運而生
相關資料顯示,按照我國在核安全綜合檢查中采用的核安全法規(HAF102)及相關導則、以及IAEA最新標準的要求,采用具有非能動安全特點以及采取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措施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能夠為未來核電機組安全運行提供更好的保障,也將成為未來核電的主流。
到底如何界定三代核電技術?我國的三代技術開發進程又是如何?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國際上所稱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是指滿足《美國用戶要求文件(URD)》或《歐洲用戶要求文件(EUR)》,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新一代先進核電站技術,其在設計上必須具有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的設施、在經濟上能與聯合循環的天然氣機組相競爭、在能源轉換系統方面大量采用二代的成熟技術并可以在近期(2010年前)進行商用建造。
在國際上,美國、法國、俄羅斯以及日本、韓國先后著手研發了滿足要求的三代核電技術。資料顯示,目前已經建成、在建或已經通過核安全當局審查批準建設的代表機型有AP1000、EPR及ABWR,核安全當局正在審查的代表機型有APWR、ARP1400及ESBWR。
在我國,各大企業在充分吸取福島核事故經驗教訓,并在借鑒AP1000三代技術的基礎上,正在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機型,其中包括中核集團的ACP1000、中廣核集團的ACPR1000以及國家核電的CAP1400。
公開信息顯示,ACP1000以177堆芯、“能動+非能動”的安全理念和雙層安全殼技術為標志,計劃爭取在明后年開工建設,而目前已經完成頂層設計,轉入總體設計和研發階段;ACPR1000按計劃將于2013年全面完成研發工作,具備實施首堆建設條件,其在安全性與成熟性等方面進行了多項技術創新,如采用14英尺燃料組件堆芯、實行單堆布置等。ACPR1000+又是中廣核開發的自主知識產權三代加核電技術;CAP1400是在引進、消化、吸收AP1000的基礎上再創新并打造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功率更大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品牌,作為國家重大專項,示范工程預計將于2013年開工建設,2017年12月底并網發電。
“預計在2013年,我國核電市場上將會出現多種三代機型競爭的局面?!敝泻思瘓F一位負責人日前在2012年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坦言。
而上述三種壓水堆機型中,ACP1000和ACPR1000均是在我國成熟的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基礎上,結合三代核電先進的非能動安全設計技術而誕生的自主品牌。
由市場選擇技術方向
從開發進程上看,ACP1000、ACPR1000和CAP1400的計劃開工時間幾乎同步。對于未來可以預期的國內市場,三代核電產業化伊始,競爭已不可避免。
作為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的重大專項,CAP1400研發及示范工程的開工建設一直備受矚目。據了解,從總體設計技術到先進核電實驗驗證技術、再到核島關鍵設備制造技術、先進數字化儀控系統技術、核電關鍵軟件,國家核電近幾年在關鍵領域攻關的目的,正是要盡快實現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發展戰略。
“沿著二代改的技術方向,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達到三代水平的機型,既能滿足國內核電安全發展的需要,又具備出口能力、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同時也具備與二代改進型設備材料的兼容能力,是我國核能技術開發的一條可行道路?!鄙鲜鲋泻思瘓F負責人指出了在國內二代改進型成熟技術基礎上優化升級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優勢。
而正如前所述,就在國家引進AP1000后,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就先后著手開始了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發與攻關。
業內認為,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這三種技術代表了中國在世界先進核電技術上的能力。但對于即將出現的競爭局面,該如何看待?
上述中核集團負責人指出,國際市場中存在多種三代堆型、機型,而且均占據了一定份額,保證了一些地區和國家的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這說明核電市場中堆型、機型的選擇不能過于單一,應該鼓勵多元化。只要是符合核安全法規標準的、具有一定經濟競爭性的、成熟或經過驗證的堆型、機型,都可以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據了解,我國自1983年就確定核電走壓水堆技術路線,經過幾十年發展,伴隨國際核電技術演變與技術進步,目前存在統一堆型下的多種機型。
對于眼下幾種三代自主化壓水堆機型齊頭出現的現狀,上述人士表示,在國產三代技術還不成熟之時,競爭有利于分散風險。應該有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看不見的手”的力量,公平地支持各種機型。通過完善核安全法規體系,制定安全標準、建立市場準入門檻等,由市場選擇核能開發的技術方向。
“雖然國家核電項目審批重啟日程尚不清晰,但是從編制核安全規劃、核電安全規劃以及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調整,到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國防科工局等部門機構擴編,都表明中國核電的前景是好的??梢灶A期,未來國內核電市場競爭將更加活躍,自主品牌的先進核電技術將各顯身手來贏得市場,甚至走到國外市場去?!币晃粯I內專家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