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統計顯示,在有可比數據的83個行業中,2011年度業績增長較快的行業是飼料、養殖等行業,而業績下滑幅度較大的則是鋼鐵、造紙和航運等行業。
今年第一季度則有25個行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快過2011年全年,顯示這部分行業景氣度在今年一季度趨向好轉。其中,業績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火電、旅游等行業。但從整體來看,大多數行業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截至2012年4月25日,在已披露2012年一季報的1922家上市公司中,電力行業、通信運營和景點行業類上市公司排在凈利潤增幅前三位,而業績增速下降明顯的主要是航運、鋼鐵和其他采掘業。
同時,2012年一季度業績增速與2011年比較,出現明顯回暖的行業與上述凈利潤增幅前列的行業高度重合,而相較2011年全年增速明顯放緩的行業則包括飼料、養殖和建筑材料等。
電力行業內部現分化
電力行業作為一季度復蘇最為明顯的行業,其內部卻是冰火兩重天。其中,火電企業的業績一枝獨秀,九龍電力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35.9%、穗恒運增長361.7%、華能國際增長306.3%,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速均比去年全年增速快上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些火電企業業績增長提速的主因是2011年4月及當年年底的兩次火電上網價格上調及政府“壓煤價”等政策發揮作用。
與此對應的是,水電企業卻生存艱難。其中黔源電力今年一季度虧損了8360.9萬元、西昌電力虧損約2059.1萬元。主要原因均為部分地區干旱嚴重,導致水庫水位較低、水電站來水量不足進而影響了水電公司的利潤。雖然火電企業效益好轉、水電企業業績惡化,但兩個行業的投資情況卻與其業績產生背離。今年前三個月,全國電力行業中電源投資額為724億元,同比增長18.3%,其中火電投資同比下降31.8%至141億元,水電同比增長78.3%至276億元。
旅游業迎提價潮
拋開電力行業中水電與火電的糾結,旅游行業的快速增長也讓人眼前一亮。景點和旅游綜合兩個行業在今年一季度均表現優異,凈利潤增速分別約為80%和40%,與2011年全年相比,增速均提升超過40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國旅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87.26%。
事實上,該行業在2012年的業績增速加快或許有跡可循。2007年,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規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的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國內許多景區的最近一次價格調整時間是2008年左右,今年恰逢這些景區的3年“解禁年”。在上市公司中,黃山旅游曾于2009年5月份調整過門票價格,而峨眉山上一次門票價格調整是在2008年。
不過,行業性的業績增長或預期中的價格調整并不能代表行業中的全部公司。其中張家界和黃山旅游在2012年一季度分別虧損了738.29萬元和189.25萬元,而兩家公司業績波動的主因均與相關費用有關。
基礎、新興產業增速下滑
除了上述業績較好的火電、旅游等行業,通過對比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和去年全年增速,仍可篩選出未來存在業績趨勢性走強的細分行業,其中包括電力、通信運營、林業等行業,而業績增長態勢不好的行業既包括傳統行業也涉及一些新興產業。
據統計,一季度業績下滑幅度大幅超越上年的行業包括飼料、養殖和建筑材料等。其中,從已經公布一季報的水泥公司業績同比增長情況看,12家公司僅有1家實現正增長。近期因為高鐵復工、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大,許多投資者對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業績增長產生良好預期。對此,有分析認為應該樂觀看待二季度投資增速。
同時,廣受關注的LED(發光二極管)、太陽能光伏等新興行業,第一季度業績也面臨較大壓力。15家已披露一季度業績的LED公司中,僅有3家公司的業績增長好于去年全年;而向日葵、東方日升這些已經披露一季報的太陽能行業代表公司,其一季度業績下滑的速度也遠遠快于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