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特高壓電網“十二五”規劃上報待批

時間:2012-04-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能源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特高壓電網“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上報國家能源局,但近期獲批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中國能源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特高壓電網“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上報國家能源局,但近期獲批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根據這份本報記者獨家獲取的規劃,到2015年,將通過特高壓交流網架將華北、華東和華中區域電網連接起來,形成“三縱三橫”的“三華同步電網”,這與之前提出的目標相比基本無異。但本報記者從《規劃》中看到,2015年特高壓目標網架與之前國家電網公布的網架相比已出現一定變化。

  特高壓直流條數增加

  《規劃》顯示,在特高壓交流工程方面,2015年將建設東縱、中縱、西縱和北橫、中橫、南橫六條線路,其中,東縱指的是錫盟—南京,中縱指的是張北—南昌,西縱指的是蒙西—長沙,北橫為陜北—濰坊,中橫為靖邊—連云港,南橫為雅安—上海。

  而此前,國家電網公布的西縱路線是陜北—長沙,北橫路線是蒙西—濰坊、中橫路線是晉中—徐州、南橫路線是雅安—皖南。可見,與此前國家電網公布的路線先比,在總體路線不變的情況下,大部分特高壓交流工程途徑變電站出現微調。

  “國家電網的特高壓規劃一直在變。”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力規劃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能源局沒有批復,國家電網方面也一直在修改途徑變電站,現在這個版本也不一定是最終版本。”

  本報記者看到,在特高壓直流工程方面,“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進一步提高了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比例。《規劃》明確提到,2015年將投產16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這與之前提出的11條相比增加了5條。

  而國家電網也在《規劃》中明確提到,結合西南水電、新疆、內蒙等能源基地開發,近期將重點建設“兩縱(東縱、西縱)、一橫(南橫)、環網(淮南—上海—淮南)”特高壓交流和溪洛渡—浙西、哈密南—鄭州、哈密北—重慶等特高壓直流工程。

  “目前國家對特高壓直流工程基本沒有太大異議,進展也比較順利,而特高壓交流阻力重重,國家電網應該是看到了這一點,酌情增加了直流工程的線路。”上述人士稱。

  據了解,特高壓規劃如獲通過,其市場規模將超萬億。

  意在為“十二五”電網規劃提供參考

  國家電網將《規劃》送至能源局的一個重要考慮就是為制定國家級的“十二五”電網規劃提供參考。

  此前,國家能源局成立“十二五”電網規劃領導小組時,曾計劃將“十二五”電網規劃于今年3月之前形成并上報國務院。然而一位參與電網規劃編制的專家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電網規劃仍未成形,其工作的焦點仍與特高壓交流有關。

  據上述專家介紹,目前有幾個不同的電網方案,分別是國家電網力主的利用特高壓交流連接的“三華電網”;利用現有超高壓網絡,不進行升壓的區網加強方案;各大區電網內部進行升壓,但網間不以交流特高壓相連的方案。

  “參與規劃制定的專家對采用哪個電網方案爭議較大,現在工作已有一些進展,今年年底或許能出來。

  ”上述人士稱。此外,他還表示,電網規劃將會考慮社會經濟多方面的因素,并綜合各方面的數據。

  據本報記者了解,為更好地給電網規劃提供參考,國家電網在《規劃》中對我國2015、2020的電力需求、電源裝機規劃與市場空間都進行了預測。

  《規劃》預計,2015年全社會用電量6.5萬億千瓦時,最大負荷10.4億千瓦時,“十二五”增長率分別為9%、9.5%。此前,中電聯曾預測,2015年全社會用電量達到6—6.6萬億千瓦時,推薦為6.4萬億千瓦時,最大負荷10.2億千瓦時,增長率分別為9%與9.2%。可見,國家電網預測的社會用電量、最大負荷與增長率皆高于中電聯的推薦方案。

  在電源裝機上,《規劃》預計2015年全國裝機容量將達到15億千瓦,其中水電28555萬千瓦,抽水蓄能2568萬千瓦,煤電98129萬千瓦,燃氣5299萬千瓦,核電4112萬千瓦,風電9746萬千瓦,生物質868萬千瓦,太陽能503萬千瓦。這與此前中電聯提出的“十二五”規劃目標相比,煤電、燃氣、生物質裝機目標分別調高約5300萬千瓦、1299萬千瓦、368萬千瓦,水電、抽蓄、核電、風電分別調低約1500萬千瓦、1532萬千瓦、188萬千瓦、254萬千瓦,太陽能基本持平。

  在市場空間方面,《規劃》提出,到2015年京津冀魯、華中東四省和華東等受端電網的市場空間合計約1.34億千瓦,到2020年,“三華”受端市場空間將達到3.15億千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