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在中國東部的制造業名城海寧,當地居民走上街頭抗議太陽能光伏組件工廠對環境造成污染,起因是工廠排放的氟含量超高的廢水被雨水沖入河中,造成了魚類的大量死亡。一系列抗議活動后,政府關閉了引發污染的晶科能源制造工廠,并對其處以74,000美元的罰金。盡管結果還沒有調查清楚,不過當地居民還表示,該工廠的煙囪排放物也與當地的癌癥高發有直接的關系。
太陽能光伏發電使陽光轉化為電能,清潔、無污染而且無噪音,但是這些設備的制造卻耗能很高,并會導致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污染。因為太陽能光伏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幾年還可能會出現更多的組件制造商,他們產品和設備將決定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是否值得信任。
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科學家GarvinHeath說,我們真的需要評估一下關于可再生能源的所有問題,比如水、能源和材料,并對它們做一個更好的理解。GarvinHeath致力于研究發電設備和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并稱之為“生命周期分析”。
從工廠到垃圾桶,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制造有太多能源和環境因素。一篇題為光伏產業的綠色發展”的文章提到了硅谷有毒物質聯盟(SVTC)關于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記分卡的概念,如果記分卡上的分數很高,則說明該企業重視環境發展。但同時也有一個成本權衡,光伏組件的可持續生產方法會花費更高的成本,而此成本最終將會轉嫁給消費者。這些成本的增加就類似于高成本的有機食品,有的人愿意支付額外的費用,也有人不愿突破自己的底線。
在太陽能行業中,許多人都在尋求最便宜的組件以得到最快的回報。不難發現,很多企業在介紹自己公司業務的時候都不會提及環境問題,畢竟如何盈利才是他們的主要動機。在經濟疲軟和政治補貼薄弱時期,為了保持與傳統能源的競爭力,太陽能光伏產業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努力。據分析,如果組件的成本為0.5美元/瓦特,太陽能光伏將接近電網平價,成本與傳統能源持平。
但是談到污染問題,光伏業只成功了一半。晶科污染事件僅是冰山一角,光伏行業污染嚴重存在,隨著光伏產業污染事件的不斷升級,很有可能引來更大的行業整頓,屆時受到沖擊的將會牽連更多的光伏企業。未來的光伏產業,應該更多的注意環境問題,不要顧此失彼,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