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光伏產業的“寒冬”中,河北光伏企業卻捷報頻傳:晶龍與日本企業合作為日本新建住宅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從而開辟了新的銷售市場;天威在海外最大的投資項目——美國Hoku公司一期產能為2500噸的多晶硅項目順利投產。
近期以來,面對低迷的光伏市場,河北部分光伏企業力拓新局,溫暖“光伏寒冬”。
在日本開辟銷售市場
《中國科學報》記者近日從河北晶龍集團獲悉,面對低迷的光伏市場,該集團旗下的晶澳公司日前與日本丸紅公司和高島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晶龍的太陽能電池將以為日本新建住宅安裝光伏發電系統為契機開辟新的銷售市場。
據主管銷售的集團副總經理安增現介紹,此次合作的達成,得力于晶龍手握的“賽秀”和“晶楓”兩張技術王牌:已經量產的“賽秀”技術使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9.2%,為世界一流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晶楓”技術,生產出接近直拉單晶硅品質的晶體硅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8.2%。使用這兩項技術制造出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比傳統組件發電能力提高了近10%。
在光伏產業“寒冬”中,國內光伏企業目前開工率不足30%,中小型企業基本停產,少數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型企業也大都處于限產或半停產狀態,而晶龍在市場寒流中憑借科技創新推動產品轉型升級,維持了正常生產經營。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261.87億元,利稅20.78億元。
安增現介紹,“賽秀”、“晶楓”之外,晶龍掌握和儲備的多項光伏行業領先技術正持續不斷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和先進生產力:摻鎵硅單晶專利產品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產業化推廣,電池轉換效率高效穩定無衰減;重摻IC級單晶品質和產量全國第一;率先掌握的N型高壽命單晶生產工藝,可使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2%以上,比現在通用的P型單晶高出3個百分點;高純夾層噴涂石英坩堝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用該產品生產的單晶硅成品率可以提高10個百分點。
據了解,丸紅公司是日本五大綜合商社之一,在《財富》雜志排列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列第25位。高島公司是專門銷售光伏發電系統的大型商貿企業,截至目前已向現有住宅市場銷售了4萬多個光伏發電系統。此次三方合作,將利用晶龍產品根據多樣化的日本住宅開發出自主系統,以光伏發電系統尚不普及地區的建筑企業為銷售對象,計劃率先向關東地區的新建住宅市場投放,隨后再陸續推廣至日本全國。
安增現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一合作有望實現較高的投資回報率。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光伏發電市場不斷擴大,然而占住宅建設市場約八成的地方建筑商及建筑公司卻尚未推進光伏發電系統。因此,新建住宅市場整體的設置率較低。丸紅與高島將利用晶澳太陽能的模塊來提高價格競爭力,面向新建獨戶住宅的光伏發電系統市場,力爭在2014年度銷售規模達到40兆瓦(約1萬戶),相當于整體份額的10%。
與美國光伏企業共贏發展
記者從天威集團了解到,該集團在海外最大的投資項目——美國Hoku公司一期產能為2500噸的多晶硅項目近日順利投產。據天威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董事長丁強介紹,天威集團成立美國本土工廠,是為了謀求與美國光伏企業共贏發展。
據悉,根據規劃,美國Hoku公司一期產能為2500噸的多晶硅項目2011年四季度開始投產運營,今年年中二期年產能4000噸的項目投產。
據了解,美國Hoku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擁有Hoku材料和Hoku太陽能兩個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多晶硅生產并提供光伏電站安裝及開發等業務。
2009年12月9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天威集團向美國Hoku公司進行股權投資。2010年初,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與美國Hoku科技公司股權交割儀式在北京舉行: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持有美國Hoku公司60%以上的股權。
自此,美國Hoku公司成為天威集團第一家海外控股公司。
據了解,Hoku與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建立了分銷協議,負責在美國、加拿大以及南美地區銷售天威全系列通過UL認證的光伏組件。同時,也將開始關注分布式太陽能發電市場銷售渠道的開發。這個全新的光伏產品部門,是Hoku在拓展全球市場份額戰略規劃中的第一步,它將為Hoku系統公司的現有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也將幫助天威新能源開發西方國家的客戶。
據悉,Hoku在美國本土生產出多晶硅后,運至天威新能源在國內的生產基地,最終生產出來的太陽能電池板再運輸到美國銷售。
“天威新能源為Hoku進行代工,而不是購買其原材料,生產的電池板仍是美國產品,這可以滿足美國對本土制造比例的要求,為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提供便利。”丁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