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太陽能光熱發電:新能源行業新的尖兵

時間:2011-1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日初裁定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這一裁決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日初裁定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這一裁決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當日宣布,該委員會以6票對0票的結果認定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其實這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市場和技術兩大瓶頸

  作為新能源行業中明星細分行業的光伏產業,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池直接把光能轉換為電能的環保型新能源產業。近年來,該產業在國內的擴展速度可以用“瘋狂”來形容。2001年,我國光伏電池產量僅為3兆瓦,到了2008年已達到2000兆瓦,位居世界第一。短短6年內增長了600多倍。我國已形成了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涉及到多晶硅、硅錠硅棒、硅片、電池片、組件以及各類輔料配材等。

  但光伏產業有兩大硬傷一直是懸在大快猛上的中國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其一是產業需求95%的市場依賴海外,使得我國的光伏產業抗風險能力大大減弱。據了解,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一向依賴出口的光伏產業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事實上,早在去年光伏行業就已經有很明顯的市場萎靡預兆了。去年,歐洲主要光伏發電國家如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相繼減少了對光伏發電的補貼和優惠政策。而同時,產能嚴重過剩在國內光伏行業中也早已不是新聞。但是去年,依然有大量資本涌入光伏產業,不少企業甚至沒有接到訂單就已經夜以繼日地生產了。

  其二,是中國的光伏產業很大程度上只能稱為制造業,因為缺乏技術,投資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缺乏核心技術是中國光伏行業在這次危機中最吃虧的地方。前文提到的美國的“雙反”就是個活生生的案例。相較于美國市場,歐盟市場則更加關鍵,美國市場畢竟只有20個億的規模,而歐洲市場有200個億規模,如果案件蔓延至歐盟,將對我國相關企業造成致命打擊。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現在的中小企業而言,缺乏技術再加上訂單價格過低使它們難以盈利,因為國外買家一方面要求他們提供和知名公司同樣的大功率組件,另一方面卻將價格一降再降。例如,德國慕尼黑國際太陽能技術博覽會(InterSolar)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專業展會,去年杭州組織了8家企業前去參展,拿到了16個億的訂單。而今年杭州組織了14家企業參展,帶回來的意向訂單金額卻大大少于去年。又如今年5月,意大利新政出臺,組件一周內跌15%,降價風自下游向上游蔓延。

  光伏產業雖然缺少核心技術和過于依托海外需求的但卻是廣受國家和社會關注的行業,國家和各地政府層面給予很多政策支持。據報道,201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達到10G瓦,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全世界第一。但一場持久的經濟危機暴露出行業的脆弱性,半數以上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的企業大幅減產,10%-20%的企業小幅減產或努力維持,并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部分上市企業二三季度業務普遍出現虧損。

  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中國光伏企業上半年出口開始萎縮,下游市場不振,再加上2010年各地紛紛上馬光伏項目,造成產能嚴重過剩,目前光伏產品積壓量達到10吉瓦左右,而2010年中國光伏企業的銷售量為10.7個吉瓦,這相當于積壓了足夠賣一年的產品。“接下來的兩年,將是光伏企業難熬的冬天,而且將是一個逐漸去庫存化的過程。”孟憲淦表示。

  光熱發電前景頗為光明

  與光伏產業一直受國家政策關懷相比,長期以來,我國的太陽能光熱行業則是一個“國家不投資、社會不重視”的草根行業,目前則已經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貴”。

  在規模上,2010年國內共生產真空管4億多支,實際使用量3.68億支,全年生產真空管熱水器4600萬平方米,全年總計生產熱水器4900萬平方米,增長16.7%。2009年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1.45億平方米,2010年實際使用量1.68億平方米,鞏固了世界第一的地位。與光伏產業的原料、技術、市場都在海外不同,我國太陽能光熱行業具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此外,由于光熱行業具有商業性、市場性、普及性、大眾性、適用性,國家已經明確表態將重點支持光熱產業發展,并出臺一系列擴大市場的舉措。2015年將建成100座新能源城市,1000個新能源示范小區,2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10000個新能源村,其中就包括太陽能光熱的推廣應用。

  2011年6月,國家發改委頒布實施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太陽能光熱發電被放在鼓勵類新增新能源門類的首要位置。到2020年,全國太陽能光伏電站總容量達到2000兆瓦,太陽光能熱發電總容量也將達到2000兆瓦。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中國電氣協會副理事長黃湘估算,到2020年,中國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可達22.5萬億至30萬億元,熱發電總量可占全年總發電量的30%-40%。

  由于光熱發電彌補了光伏、風電、地熱等新能源不穩定、不連續等缺陷,許多國家在未來能源規劃中將其定位為電力的基礎負荷。據歐美國家預計,15年至20年之后太陽能熱發電成本將接近煤電成本。光熱發電遵循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的規律。目前,業界普遍認可的規模是1000兆瓦,規模達到1000兆瓦的光熱電站發電成本能降到0.7~0.8元每千瓦時。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