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是當前廣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近兩年來,根據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廣東省科技廳以自主創新為主線,探索建立協同創新的新機制、新模式,加快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和市場應用示范“兩頭突破”,實現了LED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2010年,全省LED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53億元,同比翻一番;預計今年LED產業規模將再次實現翻番增長。在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受到,LED產業的自主創新之路,是一種開放式、整體性的創新,是多種創新要素間緊密聯系、協調互動合作的協同創新。
發展LED產業
必須依靠協同創新
發展LED產業,我們面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受制于人,二是市場推廣應用難度較大。要盡快突破這兩大瓶頸,就需要樹立協同創新的理念,形成協同創新的機制。所謂協同創新,就是圍繞創新的目標,實現多主體、多因素共同協助、相互補充、配合協作的創新行為。這種協同作用的機制,是客觀世界的基本規律之一。自主創新缺乏協同,不遵照這種規律的話,那么創新的水平和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廣東這些年在發展LED產業過程中,協同創新起到了關鍵作用。
首先,協同創新有效整合了科技資源,共同攻克LED核心技術,開發關鍵設備。從世界科技發展規律來看,技術的創新主體愈發多樣化,導致創新資源分布在不同的創新主體之間。要完成一項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往往需要多機構、多部門、多企業等的協作配合方可實現。LED是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領域,涉及照明、機械設備、電子信息等行業。我們要實現LED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以及科技服務機構等方面的合作互動,才能實現目標。為突破LED核心技術,我們借鑒臺灣工研院“以高端成果孵化頂尖企業”的成功模式,建立了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以開放式的組織架構吸引LED產業的創新資源,推動各方優勢資源的系統集成。這種開放合作的協同創新方式,大大加快了LED產業的自主創新步伐。例如,國產MOCVD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第一臺樣機已進入生產調試階段,計劃于年底正式下線。固體微區激光剝離設備,新型多片HVPE設備、金屬基垂直結構大功率LED芯片等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進展,有望填補LED產業高端環節的空白。
其次,協同創新促成了多方聯動,共同實施LED產品推廣示范工程,迅速擴大市場規模。自主創新的成敗,不僅僅要看是否開發出了新技術、新產品,還要看這些新技術、新產品能否得到大規模的市場應用。作為新興的綠色照明技術,LED產業還存在產品價格較高、認知度較低、原有利益鏈阻力較大等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LED產業就不可能形成可持續的創新發展機制。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單靠LED企業或單個政府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廣東積極推動建立了全省的聯席會議制度,省科技廳與省建設廳、南方電網、質監局、知識產權局等部門溝通協調,共同開展高速公路LED隧道照明工程驗收標準制定、LED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LED專利態勢分析等工作,形成部門聯動、優勢互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大合唱”奏響了LED產業發展的主旋律。
突出重點高效
推進LED產業協同創新
根據協同創新的發展思路,廣東在LED核心技術攻關和市場推廣應用兩個方面,突出重點,創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制定實施產業技術路線圖,科學規劃協同創新路徑。要提高LED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必須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形成協同效應,把創新鏈融入到產業鏈中來進行,避免科技與產業相脫節的現象。這就要依靠產業技術路線圖的科學規劃和指引。近兩年,我們組織高校、科研院所、LED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專家,集思廣益,系統規劃,繪制了廣東省LED產業技術路線圖,使政府和產業界更清晰地把握LED產業的主流產品、產業目標和核心技術研發方向,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基于產業技術路線圖,LED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大學共同凝練出了重點攻關項目,使得科技創新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率。全省LED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累計達9121件,LED授權專利數量為1270件,雙雙名列全國第一。其中,全省LED芯片制備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達1693件,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引領產業逐漸向高端環節延伸。
二是推動產學研緊密合作,集成優勢資源聯合攻關。全國1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與廣東20多家LED骨干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了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共建LED照明行業重大創新平臺,共同攻克行業發展的共性技術,推動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到廣東轉化和產業化。今年8月,廣東省科技廳又牽頭組織了21家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聯合組建了“廣東省半導體業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以該聯合創新中心為紐帶,引導產業鏈上下游或技術互補型企業、有關高校和科研機構等結成聯盟,聯手攻克了一批LED核心關鍵技術。如南海旭瑞光電公司研制的藍寶石襯底激光剝離專利技術可將大功率LED芯片成本大大降低,廣州晶科公司首創基于硅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大功率倒裝焊LED集成芯片,通過重組封裝技術路線為下游企業降低光源成本30%―50%。
三是建立部門聯合和省市聯動機制,實施推廣應用示范工程。廣東省政府于2009年成立由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經信委、財政廳、建設廳、南方電網、質監局、知識產權局、金融辦等部門組成的省LED照明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統籌、協調、推動LED照明產業發展,具體指導地方開展LED照明產品的推廣應用工作。廣州、佛山、中山、東莞、河源、肇慶等市積極行動起來,以聯合舉辦專題論壇、承擔重大科技專項等多種形式,與省科技廳等部門展開合作交流,建立了省市聯動機制。在部門聯合和省市聯動的框架下,廣東先后組織實施了“千里十萬”大功率LED路燈產業化示范推廣工程以及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專項行動。今年又啟動廣(州)樂(昌)、博(羅)深(圳)等新建高速公路的LED照明示范工程建設。截至2011年9月,全省安裝LED路燈超過26萬盞,示范路段2500多公里,規模和進度位居全國前列。預計全年“綠色照明示范城市”示范應用規模將突破40萬盞,助力珠三角打造世界級LED照明應用綜合示范區。
四是創新商業模式,加快市場推廣應用。在“企業+用戶+銀行”模式的基礎上,廣東探索形成了“EMC+供應鏈管理+金融”的商業模式,有效地將服務鏈、資金鏈與產業鏈協同起來,保障了生產、消費和金融三方利益最大化,協同解決創新產品推廣難的問題。最近,加強與南方電網、廣晟集團等大型企業的協同,積極探索“EMC+電網+金融”等新商業模式,不斷加速LED照明產品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