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報告大幅上調2035年全球天然氣需求預期至5.1萬億立方米,因中國與日本需求將在新能源政策導向下大幅增加,而非傳統天然氣產量的增加將放緩天然氣價格增速。
綜合媒體11月9日報道,國際能源署(IEA)在9日發布的全球能源前景報告中上調2035年全球天然氣需求預期,因中國與日本需求將大幅增長。
IEA報告稱,在各國當前的能源政策下,全球年均天然氣需求到2035年預計將較2009年水平大幅增長約65%,至5.1萬億立方米,這較2010年預期高出大約2,000億立方米。并稱,天然氣是各種環境下唯一市場需求仍保持增長的礦物能源。
IEA調高產量預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與日本天然氣需求將大幅增長,其中,能源政策倒向紛紛偏向天然氣,中國在將開始的新5年計劃中決定鼓勵國內天然氣的廣泛使用,而日本在經歷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泄露危機后,也將大力發展其他能源來替代核能。而頁巖天然氣與煤床沼氣等非傳統渠道的天然氣產量增長將會在需求大幅增長背景下,平抑天然氣價格,預計屆時將低于2010年的此前預期。
但亞太地區的天然氣市場已歷史首次出現趨緊態勢,尤其是中國與日本地區,并預計這種趨緊態勢將迅速蔓延至歐洲地區,因液化天然氣供應中的競爭在加劇。預計歐洲天然氣均價在2015年前將升至在9.6美元/100萬英制熱量單位,2035年將升至12.10美元/100萬英制熱量單位;美國市場的天然氣均價在2035年將升至8.60美元/100萬英制熱量單位,日本將升至14.30美元/100英制熱量單位。
另外,天然氣使用在從2009年危機時的低位開始強勁反彈,其中,2010年全球需求就增至6.6%,收窄了供過于求的規模,其中,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長19%,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伊朗之后的第四大消費國,并預計中國年均天然氣需求將以年均6.7%的速度到2035年增至5.02億立方米。
若當前各國能源政策全部得到實施,全球年度天然氣需求2035年將增至4.8萬億立方米,若防止全球氣溫上升2攝氏度的目標舉措得到實施,那全球年度天然氣需求2035年將達3.9萬億立方米。
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天然氣年均需求2035年預計將增長0.7%,非OECD成員國需求料將增長2.4%,中東國家將增長2.3%至6.2億立方米。歐盟2015年將增長0.8%至5.72億立方米,2020年增至5.93億立方米,2035年增至6.29億立方米。
俄羅斯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產國,這種態勢預計將維持到2035年。
由于天然氣的環境低污染特點,天然氣使用將愈加普及,而部分液化天然氣項目將繼續發展,來自非傳統領域的天然氣儲量預計較傳統來源的天然氣儲輛大一倍,可持續使用250年,其中頁巖燃氣的產量2035年預計將占全球天然氣產量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