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荒又來了,這已經變成縈繞在中國電力行業頭頂上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了。國家電監會新聞發言人譚榮堯日前表示,今冬明春全國最大電力缺口約2600萬千瓦,其中既缺煤又缺水的南方和華中地區用電形勢最為嚴峻。
譚榮堯表示,今年共有17個省份采取了拉限電和錯避峰的措施。延續這一情況,今年11月至明年3月迎峰度冬期間,供電形勢不容樂觀。2600萬千瓦相當于一個中等省份的發電裝機容量,此前夏季用電高峰期間全國出現了3000萬千瓦左右的用電缺口。
“電監會的這一結論其實很容易理解”,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能源行業分析師李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之所以預計今冬明春會存在電力缺口,主要是因為華中、西南地區水庫來水持續偏枯,水電出力持續不足。按照7、8、9月份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測算,水電出力下降,相當于先后使1900萬千瓦、2700萬千瓦以及3700萬千瓦左右的電力裝機出力受阻。根據降幅測算,9月份,湖北、湖南、貴州、云南、廣西、廣東等6省區規模以上水電企業水電發電量同比減少了135.9億千瓦時?!?
據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統計,由于國內用煤的持續緊張,導致今年9月份結束了前8個月累計煤炭進口負增長的局面,進口煤炭1912萬噸,同比增長25.1%。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或將為國內火力發電企業提供充足煤炭資源,從而彌補中部水電企業的發電不足問題。
“我國煤炭資源分布嚴重不均,主要集中在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等少數省區,”李廷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華東及東南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地區,煤炭、電力需求水平較高,因此,大量的煤炭需要經過長距離運輸之后,才能從西北主產區到達華東和東南沿海的終端用戶。由于鐵路建設滯后,鐵路運力的提升遠遠趕不上運輸需求的增長,導致局部地區不時出現煤炭供求偏緊。再加上近年來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大量上馬,多數高耗能產品產量快速增長,煤炭需求整體較為旺盛,從而導致近年來煤炭價格整體保持了震蕩上揚的態勢?!?
“毫無疑問,煤炭進口的大量增長對補充國內煤炭供應,尤其是華東及東南沿海地區煤炭供應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進口煤占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以及廣西等五省區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已經達到15%。但是,大量依靠煤炭進口并不是長遠之計,從根本上講,我國煤炭供應應該立足國內。這是因為我國煤炭消費量十分龐大,去年我國煤炭表觀消費量已經達到35.3億噸,占全球煤炭消費的比重接近50%,但是每年全球煤炭貿易只有10億多噸,這其中可供出口中國的煤炭數量又比較有限。此外,國際市場資源性產品的稀缺性日益受到重視,在不依靠金融市場的情況下,資源買方很難具備定價權,我國如果大量進口煤炭,結果很容易被國際礦業巨頭牽著鼻子走?!崩钔⒄f道。
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道:“短時期內解決電力缺口問題最為有效的方法是西電東輸。目前西部地區電網的富余電力超過3000萬千瓦,但是受遠距離、大規模輸電能力不足的制約,這些富余電力難以輸送到電力短缺的南方地區和華中地區。因此,通過大規模建設特高壓電網,全面提高西部地區的電力輸送能力是解決東部地區電力缺口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