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裝備制造產業出海時機已成熟

時間:2011-09-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相較日本上世紀60至70年代機械行業發展之路,中國機械行業目前已經具備走向產業成熟的內外部條件

  “相較日本上世紀60至70年代機械行業發展之路,中國機械行業目前已經具備走向產業成熟的內外部條件”,在給出明確判斷的同時,陳睿認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成熟期有望大幅縮短,“會用5至10年走完日本20年的歷程”。

  在由正略鈞策管理咨詢主辦的主題沙龍“知新堂”第二期上,陳睿發表了上述觀點。本次沙龍的主題為“高通脹時代裝備制造業的卓越經營之道”。

  回溯各國工業發展史,工業高速增長的同時必會伴隨成本的上升,中國目前正進入高成本時代,“恰如20世紀60~70年代的日本,制造業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而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內需增長乏力等因素亦在嚴重侵蝕機械裝備生產商的利潤空間。

  如何破解未來的行業發展困局?正略鈞策認為以“產業升級—進口替代—出口拓展—全球化”為特點的一體化企業發展戰略,將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全球崛起的新路徑。由此,全球化戰略構成一道終極鏈條。當下通脹高企,緊縮的貨幣政策有望成為新的政策方向,國內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對于制造業巨頭們來說,布局,乃至加速布局海外勢在必行。

  以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三大巨頭之一的三一重工為例,其國際化之路早在2002年便已啟動,期間曾歷經出口、海外投資和本土化三階段。此前,據三一重工海外事業部總監李自勝介紹,2010年三一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02億元,其中海外銷售約為23億元。2010年2月三一重工2億美元投資巴西,建設工程建設制造基地。這是繼印度、美國、德國投資建廠后三一進軍國際市場的第四站,也是目前三一最大一筆金額的海外投資。

  而在2008年,中聯重科16億收購CIFA即宣布海外拓展全面鋪開,目前,已在近30個國家設有公司,在60多個國家銷售產品,但海外收入占中聯重科的比例一直偏低,2009年僅為12.59%。

  目前來看,“除挖掘機等少數產品以外,國產品牌在市場占有率上享有絕對優勢,尤其經過多年的行業競爭,市場格局趨于穩定,國產品牌的擴張空間已然有限”,陳睿顯然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布局海外事出有因。然而從總體上看,“其出口額占主營收入的比例依然偏小,全球市場占有率較低”。

  被視為行業“必然趨勢”的國際化之路卻并非一片坦途。歐美日韓等成熟工業體,市場規模大,需求穩定,可視為“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主要對象”,然而,由于有美國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和韓國斗山這樣的超一流公司坐鎮,“新手的入局必然門檻很高”。

  相對歐美,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則更奪人眼球。“因為和我們的情況比較類似,城鎮化進程拉動了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進而為工程機械提供了成長空間”,陳睿分析,這些國家處于高速發展期,市場規模、速度都在擴張,占領其市場便是抓住了未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