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4日以來,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萊19-3油田連續發生溢油事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督促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責任單位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封堵溢油源,認真清理油污。此外,要徹底查明事故原因,查清事故造成的危害及損失,依法追究責任。會議還明確了未來將嚴格控制渤海周圍新上石化項目等具體措施。目前,溢油風險點仍未徹底查清,溢油隱患仍未徹底排除,溢油造成的損失仍在調查評估中。
會議指出,有關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抓緊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一要督促責任單位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封堵溢油源,認真清理油污,切實減輕污染損害,并重新編報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二要徹底查明事故原因,查清事故造成的危害及損失,依法追究責任,維護受損各方合法權益。三要吸取事故教訓,立即部署開展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安全生產檢查,全面加強海洋環境監視監測和監督管理,落實安全措施,及時消除各種隱患。四要全面、準確、及時發布事故處置相關信息,真誠回應社會關切。
會議分析了渤海環境保護形勢。渤海是半封閉內海,由于周圍重化工業高度集聚,一些河流攜帶大量污染物入海,加上圍海填海過度,造成近岸海域水質退化,濱海濕地消失,渤海灣和遼東灣等污染嚴重。近年來,國家專門制定并實施了《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取得一定進展,但形勢仍十分嚴峻。
其次,要加大治污力度,有效控制陸海污染源。堅持海陸統籌、河海兼顧,加強入海河流綜合治理,改善入海河流水質。合理布局入海排污口,制定更加嚴格的地方水污染排放標準。還要多管齊下,努力保護和修復渤海生態系統。加強用水總量控制與調度管理,增加入海淡水量,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加強海陸過渡區生態建設,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在海洋環境敏感區、關鍵區等劃定生態紅線。此外,要加強風險管理,有效防范海洋環境災害。建立渤海海洋環境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對機制,修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五要強化地方政府和企業的主體意識、法制意識,落實海洋環境保護責任。
為加強環境保護,落實節能減排各項任務,當前要做好以下重點工作:首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凡依法應當進行環評的建設規劃和項目,都要嚴格履行環評程序。環評過程要公開透明,充分征求專家和社會公眾意見。對環評文件未經審批即擅自開工、建設過程中擅自作出重大變動等違法行為,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門、責任企業及有關人員的責任。切實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對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集中治理。堅決禁止在重點防控區域新建、改建、擴建加重污染的項目。妥善處理重金屬污染歷史遺留問題和突發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最后,我們要嚴格化學品環境管理。對化學品項目布局進行梳理評估,對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環境隱患排查,對海洋、江河湖泊沿岸化工企業進行集中綜合整治,落實環境監管責任和安全保障措施。
此外,應該還要完善環境法律政策體系。針對近期各種環境事件暴露出的問題,抓緊制定和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為環境保護提供更加完備、有效的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