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中國南方的稀土大省,全省離子型稀土礦儲量居全國前三位,在世界稀土產業界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隨著稀土市場行情的升溫,部分無證礦主受經濟利益驅動,未經有關部門批準,非法對稀土礦進行亂采濫挖。
非法開采不僅浪費了寶貴的稀土資源,更給當地環境造成巨大破壞,洗礦廢水所到之處農田絕收,樹木死亡。記者近日在福建明溪采訪時看到,遭盜采之處山林不復,土層裸露,原本郁郁蔥蔥的山林,如今已變成光禿禿的黃土坡,大型機械挖掘后的痕跡清晰可見。
記者日前跟隨聯合執法行動組一同前往明溪縣胡坊鎮洋地村的一處稀土非法開采點,發現該非法開采點已在山上搭建起廠棚,同時有大量工人在山上進行非法盜采活動。
沿著陡峭的山路繼續前行,到達山頂,只見山體上布滿盜礦者挖的孔洞,一排排PVC管道,和一個用于匯集廢水的直徑10多米、深達10米的蓄水池。
“這種設備簡陋的采礦方法,對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明溪縣公安局經偵大隊負責人指著布滿孔洞的山體說,被開采后的礦山在一兩年內將無法生長任何植物,而這里就是稀土采礦的第一道環節。
據介紹,目前生產稀土采用的池浸和堆浸這兩種傳統工藝,既嚴重破壞地貌和植被,又極易導致土地沙化、板結,尤其是稀土礦山浸礦廢液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使得河道淤塞,河床抬高,河水污染,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在礦山的一側山坡上,執法人員還發現了沉淀池、分離池等多道工序點。民警將非法采礦設施、工作棚和用于鋪設管道的PVC管進行查收和銷毀。
為保護賴以生存的山林,當地村民自發采取措施對無證礦主用于進水生產稀土的PC管進行破壞,以阻止他們的亂采濫挖活動。2010年以來,當地公安、國土、林業等部門也多次聯合組織過整治行動,散落各村的非法采礦點多次被搗毀。但執法人員一走,非法采礦者又重新布設管道進行開采,大量廢液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據辦案民警介紹,非法采礦者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行為已涉嫌構成非法采礦罪。此外,只需要證明非法開采者有污染行為,且實際發生了污染后果,非法開采者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是什么讓盜采活動屢禁不止?讓盜采者敢于鋌而走險?業內人士表示,稀土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在國際上屬于稀缺資源。盜采者開采一噸稀土半成品的成本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但售價卻高達30多萬元人民幣。巨大的利潤驅使眾多非法采礦人員盜采稀土資源。
瘋狂的非法盜采活動,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8月1日起,福建龍巖、三明等地對多個重點地區,開展為期4個月的無證非法開采稀土礦集中整治,重點整治以辦農莊、辦廠或者以科研、農業開發為名非法開采稀土的行為,目前已取締一批無證非法采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