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世界原油需求真會放緩腳步?

時間:2011-08-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三大機構同時看淡2011年國際原油需求與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密切相關。 受基本面震蕩影響,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能源情報署紛紛下調對2011原油需求的預期。

  三大機構同時看淡2011年國際原油需求與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密切相關。分析人士大都認同原油需求將下降的觀點,并表示主流機構對后期原油需求的看淡將會促使投機者加大原油拋售力度,從而刺激市場供給增加,反過來將促使國際油價下跌。

  受基本面震蕩影響,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能源情報署紛紛下調對2011原油需求的預期。

  IEA稱,因油價高企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IEA將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增幅減少6萬桶至120萬桶。IEA還表示,如全球GDP增長率僅為3%,則2012年石油日需求增長量將下降超過50%,至60萬桶。

  歐佩克在其月度報告中將2011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預期下調了15萬桶,為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歐佩克還警告稱,若油價持續上漲或大部分發達經濟體出現進一步的經濟萎縮,今后可能會將日需求增速再下調20萬桶。

  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能源情報署也下調了對油市的預期,該機構預計,今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將增長1.6%,至8819萬桶,增幅略低于上個月所預計的1.65%。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指出,三大機構同時看淡2011年國際原油需求與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密切相關。一方面,債務危機延緩了歐美經濟復蘇的步伐。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仍未從高通脹壓力中走出,給經濟運行帶來不利影響。此外,較高的原油價格同樣抑制了原油需求。分析人士大都認同原油需求將下降的觀點,并表示主流機構對后期原油需求的看淡將會促使投機者加大原油拋售力度,從而刺激市場供給增加,反過來將促使國際油價下跌。

  歐美復蘇不明朗

  歐美目前的經濟形勢讓人對其走向復蘇難以樂觀。

  歐洲方面,債務危機的夢魘又在歐元區核心經濟體上空悄然彌漫。金銀島原油市場分析師莫俊杰向本報記者表示,由于市場擔心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有可能會繼續蔓延,8月初投資者瘋狂拋售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致使意大利和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分別攀升至6.45%和6.25%的歷史新高。為穩定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場,歐洲央行增持兩國政府債券,但這一舉措卻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市場恐慌情緒,市場普遍擔憂兩國無法承受違約帶來的巨額成本。

  莫俊杰還認為,法國有可能成為歐洲債務危機中下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莫俊杰稱,由于市場傳言法國可能繼美國之后失去3A信用評級,市場又一次陷入恐慌。作為歐元區的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法國真被降級,歐洲穩定機制會遭到嚴重打擊。盡管薩科奇政府提出了削減公共財政赤字計劃,但法國要實現減赤計劃,這兩年的經濟增長就不能低于2%。然而,市場擔憂法國的經濟增長預期過于樂觀。法國統計局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法國二季度GDP增長放緩,不到0.3%,而一季度增長為0.9%。雖然法國財長仍堅稱法國將實現GDP和赤字目標,但市場不信任的情緒在滋長。

  市場研究機構Sentix公布的8月歐元區投資者信心指數也顯示,歐元區8月投資者信心指數從7月份的5.3降至-13.5,創2009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

  而作為世界第一石油消費大國的美國也是利空消息連連。莫俊杰分析說,債務上限問題的解決,使得美國債務違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但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負面影響,以及美聯儲近零利率政策將至少再維持兩年的決議,也并未承諾進行新一輪購債舉措或者量化寬松舉措,令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前景感到擔憂。美國商務部7月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實際僅增長1.3%。同時將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由原先預測的1.9%大幅下調至0.4%,創下了本輪經濟衰退結束后的最低季度增幅。這一結果表明上半年美國經濟形勢比預期要糟,市場紛紛下調美國下半年增長預測。

  在失業率方面,市場預計到今年底美國失業率仍將高達9%。高企的失業率一直是美國經濟復蘇的重大拖累,這些都加劇著近期原油需求下滑的可能性。萬事達卡顧問公司旗下數據研究機構SpendingPulse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當周,美國汽油需求周比減少16.7萬桶,至910.7萬桶/日,對應降幅1.8%。相比上年同期,8月5日當周汽油需求下滑3.3%,合30.8萬桶/日,為4月1日以來的最高年降幅。

  百川資訊原油行業分析師邱敏向還記者分析說,美國大幅削弱原油對外依存度也在影響著市場。2007年美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為67%,2008年降為65.79%,2009年降至61.5%,2010年微升至62.7%,但今年前5個月又降至53.5%。盡管目前美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但美國正在加速天然氣發展,而更多利用天然氣必將減少對原油的需求。

  新興市場增速放緩

  歐美市場需求不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原油需求也在放緩。作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的石油增量占全球137萬桶新增石油需求的60%以上,占發展中國家新增石油需求量的一半。莫俊杰表示,高企的物價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了不利影響。“通脹不僅抬高了企業生產成本,也抑制了對大宗商品的需求。目前中國正處于通脹快速上升階段,抑脹措施短期內很難奏效,高通脹率仍將持續。長期看,中國經濟的確存在著‘硬著陸’的隱憂。”莫俊杰說。

  邱敏也表示,目前中國正在對經濟發展結構進行調整,石化產業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產能和企業將會被淘汰,這將會抑制國內市場對原油的需求。而且,中國自2011年7月1日起大幅下調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進口關稅,后期這些成品油的進口量將會增加,也會對原油的需求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發改委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7月,中國原油進口量1.46億噸,比上年同期增長6.3%;進口金額約1107.68億美元,同比增長43.7%。其中,7月中國原油進口量1943萬噸,比上月下降1.4%;進口金額約159.12億美元,環比下降1.8%。7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已連續4個月減少,并創下進口量年內新低。

  莫俊杰稱,未來原油市場的走勢主要還是受經濟形勢影響,由于市場已基本消化了此前因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帶來的恐慌情緒,短期內市場關注的焦點將轉向歐洲和全球經濟形勢上。毫無疑問,債務危機的連鎖影響是對世界經濟的打擊和摧殘,預計經濟的頹勢將使得國際原油需求弱勢局面進一步加深。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也認為今年下半年國際原油需求將會有所下降。周修杰稱,從對市場的影響來看,主流機構對后期原油需求的看淡將會促使投機者加大原油拋售力度,市場供給增加,這反過來會促使國際油價下跌。但他仍看好2012年國際原油需求:“一是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對原油需求的增長速度較快,這將會增加國際市場對原油的需求。二是美歐債務危機在經歷了今年下半年的消化后影響將會逐步減弱,明年經濟將會步入緩慢復蘇狀態,一定程度上提振全球需求。三是日本在經歷地震后明年經濟恢復速度也將提速,這也會提升國際原油需求。”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