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成世界機床主戰場 薄利時代如何盈利

時間:2011-08-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為更深入地掌握重點企業的實際運行狀況,更全面準確地預測行業發展趨勢,2011年4月中經產業景氣指數企業調研點項目正式啟動。

  為更深入地掌握重點企業的實際運行狀況,更全面準確地預測行業發展趨勢,2011年4月中經產業景氣指數企業調研點項目正式啟動。在2011年一季度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發布期間,該項目的啟動得到了相關企業的認可和肯定,首批調研點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調研成果已陸續發布。

  中國成世界機床主戰場行業進入薄利時代

  上半年我國機床行業維持高景氣度,累計生產42萬臺,同比增長24.2%,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同比增長35%,上半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金額同比大幅增長56.5%,說明制造業投資需求依然旺盛。數控機床龍頭昆明機床(600806)一度沖高6%,秦川發展(000837)漲幅達2%以上,沈陽機床(000410)盤中也快速拉高。

  市場競爭激烈,生產成本升高,這些因素成為機床行業薄利的原因。正因如此,核心技術的突破和企業的戰略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是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也就是產品成本持續增加。但同時,世界強手公司紛紛以高技術打造低成本產品的戰略進入中國,同質化競爭加劇,中國成為關系世界機床行業成敗的主戰場,這將使我們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基于以上判斷,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認為,我國機床行業薄利時代已經到來,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提高機床質量和可靠性。據調查,大型汽車制造廠如停工一天就要損失產值上千萬元,因此用戶對機床的可靠性要求十分高。考核機床可靠性指標的重要數據是平均無故障時間,外國機床多數超過1萬小時,而國產機床遠遠低于這個數字。羅百輝表示,國產機床必須在提高產品質量和確保可靠性方面狠下功夫,以實際行動奪回市場。

  2、確保交貨期。用戶為什么選擇國外機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產機床的交貨期滿足不了需要。國內機床企業從接到訂單到出廠交貨,一般需要3~6個月時間。用戶想買機床,恨不得第二天就拿貨。我國機床企業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優化設計,合理調整生產組織,千方百計縮短產品的交貨期,滿足用戶需要。

  3、技術開發上水平。從今年頭4個月進口機床看,進口以中、高檔數控機床居多。因此,要提高國產機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應一步一個腳印,多開發生產市場急需的高速、復合、精密、智能、環保機床。

  4、國家應加大對機床行業的扶持力度。機床工具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國家要振興裝備制造業,首先要振興機床工具工業,羅百輝建議國家應繼續加大對機床工具業的扶持力度,并在稅收、國債技改、科研攻關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智能化、客戶化成為行業發展大趨勢

  當今的市場,國際合作的格局逐漸形成,產品競爭日趨激烈,高效率、高精度加工手段的需求在不斷升級,用戶的個性化要求日趨強烈,專業化、專用化、高科技的機床越來越得到用戶的青睞。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認為,對行業發展來說,科研與市場同樣重要。鉆研技術領先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市場需求的滿足,這成為企業尋求差異化發展的有效途徑。他指出,智能化、復合化、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柔性化、集成化和開放性是當今數控機床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1、智能化

  智能化的內容包括在數控系統中的各個方面: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方面的智能化;為提高驅動性能及使用連接方便等方面的智能化;簡化編程、簡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還有如智能化的自動編程、智能化的人機界面等,以及智能診斷、智能監控等方面的內容,方便系統的診斷及維修。

  2、復合化

  數控機床的功能復合化的發展,其核心是在一臺機床上要完成車、銑、鉆、攻絲、絞孔和擴孔等多種操作工序,從而提高了機床的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生產的柔性。

  3、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

  高速化:提高進給速度與提高主軸轉速。

  高精度化:其精度從微米級到亞微米級,乃至納米級(高可靠性:一般數控系統的可靠性要高于數控設備的可靠性在一個數量級以上,但也不是可靠性越高越好,因為商品受性能價格比的約束。

  4、柔性化、集成化

  當今世界上的數控機床向柔性自動化系統發展的趨勢是:從點(數控單機、加工中心和數控復合加工機床)、線(FMC、FMS、FTL、FML)向面(工段車間獨立制造島FA)、體(CIMS、分布式網絡集成制造系統)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向注重應用性和經濟性方向發展。柔性自動化技術是制造業適應動態市場需求及產品迅速更新的主要手段,是各國制造業發展的主流趨勢,是先進制造領域的基礎技術。

  5、開放性是體系結構的發展趨勢

  新一代數控系統的開發核心是開放性。開放性有軟件平臺和硬件平臺的開放式系統,采用模塊化,層次化的結構,并通過形式向外提供統一的應用程序接口。

  為解決傳統的數控系統封閉性和數控應用軟件的產業化生產存在的問題。目前許多國家對開放式數控系統進行研究,數控系統開放化已經成為數控系統的未來之路。目前開放式數控系統的體系結構規范、通信規范、配置規范、運行平臺、數控系統功能庫以及數控系統功能軟件開發工具等是當前研究的核心。網絡化數控裝備是近兩年的一個新的焦點。數控裝備的網絡化將極大地滿足生產線、制造系統、制造企業對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實現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虛擬企業、全球制造的基礎單元。國內外一些著名數控機床和數控系統制造公司都在近兩年推出了相關的新概念和樣機。

  數控技術的問世已有4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機械學、控制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四大基礎學科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新型學科。技術發展的需要對21世紀的數控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創新成為主要盈利模式

  核心技術的研發仍要依靠自主創新,這是不少企業的共識。而對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不僅是行業的實際需求,更應該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怎樣發現利潤和價值空間的“藍海”?羅百輝認為,國內機床企業要改變過去的“跟隨”戰術,要敢于走進核心制造部分,如數控系統、電子器件、關鍵零部件。以前我們將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在生產制造環節,結果可控制的成本僅占整機的10%不到,利潤大頭都讓國外公司拿走了。這種狀況起碼從沈陽機床要改變,要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來掌控成本構成。

  從機床制造商向工業服務商轉型

  打造過硬的軟實力,是企業擺脫“大而不強”的關鍵,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生產、營銷和服務體系,完成從集成制造向工業服務商的轉變。羅百輝表示,目前全世界機床企業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中國,由于中國工業的發展,機床未來十年處于最佳的市場時期,新進入的工業項目起點很高,以及傳統產業的升級,都會帶來機床需求出現突飛猛進的增長。我們得把握住最佳的市場時期,實現從傳統的集成制造到工業服務商的轉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