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日研發太空太陽能發電裝置

時間:2011-08-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福井大學正共同推進研發一種能在太空將太陽光高效轉化為激光并傳輸到地面的裝置,這種裝置一旦完成,有望不受天氣和時間段影響實現太陽能發電。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福井大學正共同推進研發一種能在太空將太陽光高效轉化為激光并傳輸到地面的裝置,這種裝置一旦完成,有望不受天氣和時間段影響實現太陽能發電。

  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站日前報道,研究小組正在研制這個高約200米、寬約2公里的大型反射鏡狀裝置,計劃將其發射到距地球約3.8萬公里的軌道。這一裝置包含福井大學院副教授金邊忠開發的一種新材料,它容易吸收太陽光的能量并激勵生成激光。

  據報道,這個太空太陽能發電裝置完成后,由地面設施接收激光并用來發電,其功率可達到約100萬千瓦,相當于一個核反應堆的發電能力。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計劃在2025年至2030年間發射試驗裝置。

  目前地面太陽能發電有兩種思路,一是以光伏電池板將太陽光直接轉換成電能;二是以凹面鏡聚集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蒸氣等介質驅動渦輪機發電。它們共同的缺陷是占地面積大,也受制于日照時間,夜間不能發電,氣候惡劣時效率極低。如果讓人造衛星搭載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太空發電的話,電能又難以高效傳回地面。

  與自然光相比,激光發散極小、能量密度極大,被認為是天地間傳輸能量的最佳介質,日本在此領域已研究多年。2007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大阪大學宣布取得突破,他們用一種鉻-釹混合粉末吸收陽光并激勵發出激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