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礦井自動化 圖的就是高科技

時間:2011-07-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平煤集團六礦12個大學生組成的采煤班,不拿撬杠不拿鉆,兩年安全采煤300萬噸,相當于同期273名礦工的采煤總產量

      平煤集團六礦12個大學生組成的采煤班,不拿撬杠不拿鉆,兩年安全采煤300萬噸,相當于同期273名礦工的采煤總產量

      “王香瑞同志不怕吃苦,敢于創新,在我礦大學生采煤班生產建設中起了重要作用,感謝貴校為我礦培養了這樣優秀的畢業生。”日前,安徽工業大學收到平煤股份六礦黨委感謝信,對該校培養了王香瑞這樣的優秀學生表示崇敬和感謝。
 
    原來,平煤集團六礦綜采四隊有個12人組成的大學生采煤班,前不久,該班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在12名大學生中,有學采煤的,有學機電的,有學機械工程的,有學電子計算機的。2009年畢業于安徽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王香瑞,是該班的第二個碩士研究生。班上的第一位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自動化專業的董剛,現在已成長為班長。而首任大學生班的班長謝紹偉,現在已經是綜采四隊隊長。

    研究生下礦井采煤,很少見。為什么?

    幾年前,鄭州煤礦機械集團推出了國內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套國產自動化綜采設備,最終確定在平煤集團六礦試用。為了使這套設備盡快發揮作用,2008年8月開始組建大學生采煤班。

    董剛畢業后進入研究院工作本無太大問題。然而,畢業實習時到平煤六礦下了一次井,當看到已經投入使用的全自動化綜采設備后,董剛決定:到井下做一名礦工。“如果是下苦力的,我肯定也不會來,這里有我的用武之地”。

     王香瑞也有著相似的經歷。研究生沒畢業時,導師希望他留校任教,學校很快就同意了。但這個來自河南南陽農村的年輕人卻選擇了放棄。“我求學已經20年了,想到象牙塔外面闖一闖。到煤礦去是我考慮很久后的選擇,我有一種很實在的歸宿感。”王香瑞說。

    剛到六礦時,礦上原想安排王香瑞在機電科從事管理工作,但王香瑞又一次作出了“另類”選擇:“我是學機械制造的,也是沖著全國第一套國產自動化綜采設備來的,離不開現場。井下雖然臟些、苦些,但這種經歷也是一種寶貴財富,能幫助自己成長。”

    最終,王香瑞選擇了大學生采煤班。這個班平均年齡只有25歲,包括2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和8名專科生,主要負責設備的操作和維護。

    采煤本是力氣活,但他們不拿撬杠、不拿鉆。在地下800多米的礦井中,只需向井下集中控制室的電腦和操控設備發出指令,便可從事普通煤礦工人親自操作的割煤、移架、鏟煤、噴霧等工作。除了輔助人員外,在正常情況下,整個采煤面只需3人便可全部完成,而且還有1人在巡檢。

  去年12月底,自動化綜采設備采煤機的搖臂突然無法升降,整個自動化工作面立即停產,檢修班的職工忙活了半天也沒能找出問題。下井不到半年的王香瑞聽了大伙兒的分析后,很快就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確診采煤機的先導溢流閥出了問題,隨即排除了故障。

  安全問題是所有下礦人員的“天字號”任務。兩年多來,大學生采煤班安全采煤300萬噸,相當于該礦同期273名礦工的采煤總產量,工效名列全國同類條件礦井第一。同時,他們還完成13項技術攻關任務。

  其中,自動化綜采工作面管理軟件一舉填補了國產自動化綜采設備精細管理微機化的空白,每年可創經濟效益240萬元。王香瑞的“香瑞畫圖”操作法,使自動化綜采設備不用每年升井大修就能達到國外同類設備的使用壽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