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多數風機不具備低壓穿越能力

時間:2011-07-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風電產業在經過了近五年“井噴”式的發展之后,“十二五”開局之年,其潛在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

      我國風電產業在經過了近五年“井噴”式的發展之后,“十二五”開局之年,其潛在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初期讓業內人士普遍擔憂的風電安全并網和輸送問題,今年變成了實實在在的事故。由于裝機階段普遍被忽視的技術、管理等缺陷的存在,風機脫網事故頻繁發生,對風電場和電網的安全運行帶來了嚴重影響。同時,我國風電產業還面臨著裝機后發愁并網,并網后又遭遇“棄風”的尷尬。

    風電進入事故高發期

    我國風電產業“十一五”期間快速發展,連續五年實現翻番。2010年底,我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4473.3萬千瓦,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風電并網容量也達到了2956萬千瓦。隨著并網容量的增加,今年以來,一些風電基地不斷發生風電機組脫網事故。

    2月24日,甘肅省的中電酒泉風電公司橋西第一風電場出現電纜頭故障,導致附近16個風電場的598臺風電機組脫網,損失出力84萬千瓦,占事故前酒泉地區風電出力的54.4%。國家電監會認為此次事故是近幾年中國風電“對電網影響最大的一起事故”。中電酒泉風電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都是小小電纜頭惹的禍?!?

    4月17日,甘肅瓜州協合風電公司干河口西第二風電場一個箱變高壓側電纜頭擊穿,引起系列反應,造成15個風電場702臺機組脫網,損失出力占事故前酒泉地區風電出力的54.17%。事故的誘因還是電纜頭。記者在這個風電場采訪時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加班加點更新電纜頭。

    4月25日,酒泉風電基地再次發生事故,上千臺風機脫網,損失風電出力153.5萬千瓦。

    在河北省張家口,國華佳鑫風電場4月17日也發生事故,644臺風電機組脫網,損失風電出力85萬千瓦,占事故前張家口地區風電出力的48.5%。

    據電網企業介紹,這幾次事故均將整個西北電網主網和華北電網主網的頻率拉低。而自2月24日以來,酒泉風電基地發生的三次事故,分別甩風電出力84萬千瓦、100.6萬千瓦和153 .5萬千瓦,更是連續刷新了我國風電機組歷史脫網記錄。

    “如此大規模風電機組集中脫網,導致電網系統電壓、頻率大幅度波動。”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主任汪寧渤說,“直接威脅到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多數機組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

    如果不是風機脫網,“低電壓穿越”這個陌生的概念是不會頻繁見諸媒體的。如今凡論風電,似乎必談“低電壓穿越”。

    “低電壓穿越能力是針對風電場的一種專門技術要求。”接受記者采訪時,汪寧渤介紹,“由于所有常規水電、火電機組均能夠自動滿足低電壓穿越能力的要求,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意強調的。”

    正是這個曝光率并不高的概念,成為風機脫網事故的“元兇”,也成為我國風電場的一大“軟肋”。

    國家電監會在調查了幾次風機脫網事故后認為,當前已投入運營的風電機組多數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在電網出現故障導致系統電壓降低時容易脫網。

    記者了解到,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就出臺了《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提出風電機組要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由于酒泉基地相關風電設備招商在2008年已經完成,當時國內還沒有關于低電壓穿越能力的明確技術標準。”甘肅省發改委能源局介紹。

    2009年以前的風機不具備這個能力還說得過去,但是2009年以后的呢?采訪中,甘肅瓜州協合風電公司介紹,2009年以后交付的風機,招標合同中要求風機具備這種能力,風機制造商也承諾風機具備這種技術。“多次事故證明,絕大多數風電機組根本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汪寧渤說。

    一些風電場負責人認為,從脫網事故看,風機制造企業不僅哄騙了風電場,也哄騙了電網。

    “目前酒泉風電基地70%的風機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本迫心茉淳志珠L吳生學介紹。

    低電壓穿越能力,通俗地說,就是當電網故障或擾動引起風電場并網點的電壓跌落時,在一定電壓跌落范圍內,風電機組能夠不間斷并網運行,保持發電運行能力,以減少電網波動。根據電網要求,風電機組應該滿足電壓跌落到額度電壓的20%時,維持625毫秒不脫網。事實證明,風機連這625毫秒都沒有挺住。

    酒泉的風電企業認為,雖然酒泉風電基地事故多發,但是一旦有同樣的誘因,很難保證類似的事故不會在其他地區重演。甘肅省電力公司認為,國家要求風電保障性收購,如果已安裝的風機不進行技術改造,脫網事故肯定還會發生。

    采訪中,一些風機制造企業認為脫網與風機無關。在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一位正在參與風電場低電壓穿越技術改造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即使風機都具備了低電壓穿越能力,但也只有半秒左右的時間,所以根源在風電場。他們認為電網也有責任?!半姳O會不能只給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打板子,電網的責任呢?也有電網運行不穩定導致風機脫網的?!?

    風電設備制造商、風電場、電網,原本是拴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在風機脫網事故發生后,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窘境。

    但是無論如何,低電壓穿越能力成為我國風電產業不得不具備的“剛性要求”。記者了解到,無論是風電場,還是風電設備制造企業,都予以了高度重視。

    風機脫網事故還反映出風電場建設中的管理問題。

    國家電監會在調查了三次風機脫網事故后認為,風電場建設施工質量問題較多,工程質量管理不嚴。同時發生事故的風電場35千伏電纜施工工藝水平和質量管理存在明顯的缺陷,反映出風電場建設工程中施工、監理和建設管理存在不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