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買了一臺有補貼的小型旋耕機,我和老伴兩個人就耕了十畝水田、十多畝地,水稻、苞谷、高粱都滿栽滿種。”近日,記者在江安縣桐梓鎮三元村紅家坳組采訪時,58歲的村民倪應樹對記者說。記者當日從江安縣農業局了解到,該縣今年推廣了以耕整機為主的農業機械619臺,已完成中央補貼資金85.56萬元,是去年同期任務的143%。
據了解,在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過程中,江安縣嚴格執行補貼公示制度,在確定補貼對象、補貼資金結算等方面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同時,各經銷企業與縣農業局簽定了銷售服務誠信承諾書,從源頭上遏制假冒偽劣農機產品流入補貼機具市場,積極引導農民選購技術含量高、符合自身實際的機型,杜絕了強制盲目推銷機具行為發生。并做好售后服務和對農機手的培訓工作,確保其經營行為既要對農民負責、對廠家負責,還要對農業部門負責。
在近兩月,江安縣對全縣部分購機補貼機具進行了質量調查,對補貼機械質量、作業性能、售后服務、送貨及時性等進行督促檢查,通過對96名購機戶調查,均表示滿意。“我只花了四千多元買了一臺售價六千元的大功率旋耕機,一天就耕完了自家的五畝田地,又請人打伙操作機器幫別人耕田地,除去油錢,每個人都進了三千多元勞務費。”桐梓鎮三元村羅朝富告訴記者,買農機得了補貼,還增加了收入。
為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江安縣還狠抓了農村機耕便民道建設,今年已完成新建農村機耕便民道93公里,指導硬化鄉村機耕道4公里,改造鄉村機耕道8公里。
江安縣農業局工作人員雷天祿告訴記者,下半年,該縣將加大茶葉機具、植保機具、脫粒機具推廣力度,并以積極推進適用本地農業生產的機具種類為重點,讓農民充分了解政策及補貼機具情況,提高自主選擇機具的能力。還將加強跟蹤管理、安全教育和技術指導,確保安全生產和提高農機具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