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4月26日電(記者 姜敏)記者25日從沈陽市政府獲悉,為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沈陽市堅持以信息化帶動新型工業化建設,軟件產業發展迅猛,產值連續5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2010年,這個市軟件產業實現收入555億元,躍居東北首位。
沈陽市副市長吳漢圣介紹,信息產業作為新型工業的代表,是沈陽市發展最快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已成為這個市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近年來,沈陽市制定出臺了促進軟件產業發展、推進動漫產業發展和信息產品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通過設立信息化專項資金、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信息產品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辦法,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向深度融合。同時,沈陽將建設國家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國家軟件名城確定為“十二五”發展目標,從而進一步確立了東北軟件產業領軍城市的地位。
據了解,軟件產業是一個投入少、產出大、見效快、消耗低、效益高的產業,同時還是一個高附加值的產業,增加值率高達80%以上。沈陽市在加快發展軟件產業的進程中,注重集中優勢資源和要素,以渾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導區域,以沈陽國際軟件園為依托,重點支持一批高成長性軟件企業迅速做大做強,發揮行業示范引領作用。沈陽市政府新近命名東軟軟件園、沈陽國際軟件園、數字醫療設備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園等15個軟件產業園為“沈陽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
日前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的沈陽軟件園,規劃投資200億元進行建設,主要以工業軟件研發和服務為發展特色,計劃用3-5年時間建成東北地區乃至中國領先的示范性軟件園區和工業軟件研發與服務基地。
占地近5平方公里的沈陽國際軟件園,目前聚集了包括美國EMC、加拿大龐巴迪中國研發中心、金蝶、研祥智能科技、南大蘇富特、中軟國際等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百余家,去年總營業收入逾百億元,占沈陽市軟件產業總收入的20%以上,軟件園全部建成后將進駐企業超過千家,帶動15萬至20萬人在園區就業。
據悉,為進一步推動兩化融合,加快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步伐,為調結構轉方式提供支撐服務,沈陽“兩化融合企業聯盟”正式成立。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為理事長單位,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8家企業為副理事長單位。截至目前,聯盟內共有會員企業百余家。